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内燃机论文--柴油机论文--构造论文

柴油机气缸盖和气缸体热一机耦合分析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·内燃机传热系数的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·单件分析法在内燃机研究中的应用第12-15页
     ·耦合分析法在内燃机研究中的应用第15-16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7页
第二章 热—结构分析的理论依据第17-27页
   ·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第17-20页
     ·流体控制方程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湍流模型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数值计算的流程第20页
   ·温度场分析的理论依据第20-23页
     ·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傅里叶导热定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第22-23页
   ·弹性力学理论基础第23-25页
   ·耦合场分析理论第2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5-27页
第三章 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计算第27-47页
   ·1110型柴油机简介第27页
   ·零件的材料属性第27-28页
   ·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第28-30页
   ·零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-32页
   ·边界条件的计算第32-46页
     ·热边界条件的计算第32-39页
     ·机械载荷边界条件的计算第39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四章 气缸盖和气缸体的有限元分析第47-57页
   ·气缸盖和气缸体温度场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·气缸盖和气缸体应力场分析第48-55页
     ·气缸盖和气缸体热应力场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·气缸盖和气缸体机械应力场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·气缸盖和气缸体热—机耦合应力场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·气缸盖和气缸体的改进措施第55-5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五章 气缸盖和气缸体组合热—机耦合分析第57-67页
   ·组合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7页
   ·耦合系统稳态温度场分析与试验研究第57-61页
     ·耦合系统温度场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 ·耦合系统温度场试验研究第59-60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60页
     ·度对比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·耦合系统应力场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 ·耦合系统热应力场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·耦合系统机械应力场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 ·耦合系统热—机耦合应力场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六章 耦合系统的改进及其有限元分析第67-75页
   ·耦合系统的改进及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7-68页
   ·改进后耦合系统温度场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·改进后耦合系统应力场分析第69-74页
     ·改进后耦合系统热应力场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·改进后耦合系统机械应力场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·改进后耦合系统热—机耦合应力场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七章 总结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75-76页
   ·展望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1页
致谢第81-8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发动机配气机构凸轮型线设计及动力学研究
下一篇:生物质压制成型机理及设备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