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绘画论文--绘画技法论文--版画技法论文

梦在山外—民国(1912-1949)版画中的西方视角

论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8页
导论第8-32页
第一章 西方现代艺术思想的导入第32-44页
 第一节 他山之石第32-37页
 第二节 现代性的早期追求第37-42页
 附图第42-44页
第二章 插图:中国早期现代版画第44-58页
 第一节 大众传媒与李叔同的版画第44-48页
 第二节 丰子恺的套色木刻第48-52页
 第三节 江小鹣的版画实践第52-56页
 附图第56-58页
第三章 大众传媒及美术期刊的推介第58-78页
 第一节 传播媒介的力量第58-61页
 第二节 文艺期刊上的版画插图——以《奔流》为例第61-71页
 第三节 西方版画插图的来源及公共传媒的推介第71-77页
 附图第77-78页
第四章 鲁迅与新兴版画的兴起第78-95页
 第一节 从启蒙话语走向左倾第78-82页
 第二节 鲁迅与审美现代性第82-88页
 第三节 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第88-93页
 附图第93-95页
第五章 左翼思潮下的新兴木刻运动第95-111页
 第一节 “美联”与新兴木刻的兴起第95-98页
 第二节 “一八艺社”及其艺术活动第98-102页
 第三节 星星之火:版画讲习班第102-108页
 附图第108-111页
第六章 社会危机与新兴版画的风格初呈第111-142页
 第一节 本土版画社团及版画活动第111-116页
 第二节 新兴版画中的题材和风格第116-130页
 第三节 救亡压倒启蒙——以李桦为例第130-138页
 附图第138-142页
第七章 去“西方化”的努力——“民族化”风格的尝试第142-151页
 第一节 文艺“民族形式”的讨论第142-145页
 第二节 意识形态化风格的确立第145-151页
结语:作为精神史的版画史第151-155页
附图第155-157页
1930 年——1937 年间版画社团(研究会)统计表第157-161页
参考文献第161-174页
附录第174-231页
 1、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大事年表(1912-1949)第174-206页
 2、民国(1912-1949)时期代表版画家名录第206-231页
致谢第231页

论文共2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以画为寄,以画体道--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
下一篇:20世纪30年代黄山开发及黄山图创作之研究--以“黄社”社员黄宾虹、张大千、汪采白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