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绘画论文--绘画技法论文--中国画技法论文

以画为寄,以画体道--松树入画及元人画松研究

目录第1-6页
论文提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导言第8-13页
第一章 、元以前的松树入画研究第13-42页
   ·、松树的自然概况第13-14页
   ·、松树入画的由来第14-27页
   ·、松树在绘画中的含义第27-42页
     ·、松树在绘画中的丰富内涵第27-30页
     ·、常见的松树题材绘画第30-42页
第二章 、元代画松题材的复兴第42-51页
   ·、元代文人画家画松题材的兴起第42-49页
   ·、存世元代画家画松作品概况第49-51页
第三章 、元人画松题材复兴的社会原因第51-64页
   ·、元代画家的艺术政治环境第51-55页
     ·、民族问题第51-52页
     ·、元代文人以画为寄第52-54页
     ·、元代宗教三教并兴第54-55页
   ·、元代画家的政治取向第55-62页
   ·、元代画家的借松抒情第62-64页
第四章 、元代文人画家的松树情结第64-128页
   ·、钱选《幽居图》及其他第66-68页
   ·、西域画家高克恭《春山晴雨图》及其他第68-71页
   ·、赵孟頫《双松平原图》及其他第71-76页
   ·、商琦《春山图》及其他第76-79页
   ·、黄公望《富春山居图》及其他第79-83页
   ·、曹知白《松亭图》及其他第83-87页
   ·、吴镇《洞庭渔隐图》及其他第87-98页
   ·、朱德润《浑沦图》及其他第98-106页
   ·、倪云林《六君子图》及其他第106-111页
   ·、王蒙隐逸世界中的松树图第111-117页
   ·、元代其他画家笔下松树图题画诗第117-128页
第五章 、元人画松对后世的影响及元以后松树图创作特点第128-136页
第六章 、结语第136-139页
参考文献第139-143页
附录一、元代松树图存世概况表(海内外)第143-152页
附录二、论文引用图录第152-159页
附录三、隋唐、宋、辽、金、元松树图题画诗、题跋及古籍中关于画松图的介绍第159-188页
后记第188页

论文共1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宇宙在乎手--董其昌画禅室里的艺术鉴赏活动
下一篇:梦在山外—民国(1912-1949)版画中的西方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