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17页 |
·逆境生理概论 | 第9页 |
·干旱胁迫对于植物的影响 | 第9-11页 |
·干旱胁迫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| 第9页 |
·干旱胁迫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| 第9-10页 |
·干旱胁迫对于细胞膜的影响 | 第10页 |
·干旱胁迫对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| 第10-11页 |
·植物的耐旱机制 | 第11-13页 |
·抗氧化防御系统 | 第11-12页 |
·渗透调节 | 第12-13页 |
·激素调节 | 第13页 |
·竹子抗旱性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·硅在植物抗旱性方面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硅的概述 | 第14-15页 |
·硅对于植物抗旱性的作用 | 第15页 |
·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雷竹最适宜生长的硅浓度确定 | 第17-22页 |
·试验材料和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7页 |
·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| 第17页 |
·雷竹培养 | 第17-1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8-20页 |
·硅对雷竹生物量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·硅对雷竹硅吸收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硅对于干旱胁迫下雷竹生长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| 第22-29页 |
·试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2页 |
·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2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8页 |
·不同处理对雷竹不同部位硅吸收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生长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·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| 第29-38页 |
·试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9-3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9页 |
·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| 第29-32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游离脯氨酸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35-38页 |
第五章 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·试验材料和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8页 |
·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叶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40-4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9页 |
个人简介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附图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