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8页 |
·国外社区调解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西方国家与社区调解相关的理论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西方国家社区调解的实践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社区调解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·社区调解的对象--社区纠纷的研究 | 第15页 |
·社区调解机构及其运行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社区调解方法及差序格局理论在研究中的运用 | 第16-18页 |
3 城市社区调解概述 | 第18-24页 |
·城市社区调解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·城市社区 | 第18页 |
·社区调解 | 第18-19页 |
·城市社区调解基本内容 | 第19-22页 |
·原则 | 第19-20页 |
·主体--社区调解机构与纠纷当事人 | 第20页 |
·客体--社区纠纷 | 第20页 |
·方式与手段 | 第20-21页 |
·核心机制--城市社区信任机制 | 第21页 |
·支撑保障机制 | 第21-22页 |
·城市社区调解施行的基础及必要性 | 第22-23页 |
·小结 | 第23-24页 |
4 青岛市城市社区调解现状研究 | 第24-35页 |
·青岛市城市社区调解概况 | 第24页 |
·青岛市城市社区调解现状探析--以幸福苑社区为例 | 第24-33页 |
·社区调解主体现状 | 第25-27页 |
·社区调解客体现状 | 第27-29页 |
·社区调解的主要调解手段与方式 | 第29-30页 |
·社区调解信任机制 | 第30-32页 |
·社区调解支撑保障机制 | 第32-33页 |
·青岛市社区调解可借鉴之处 | 第33-35页 |
·社区调解“网格化”,深入社区,了解居民所需 | 第33页 |
·调解方式以讲情说理为主,不伤居民和气 | 第33-34页 |
·不定期进行社区矛盾排查,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| 第34页 |
·“社区巡回法庭”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| 第34-35页 |
5 青岛市城市社区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| 第35-39页 |
·青岛市城市社区调解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5-36页 |
·社区调解缺乏权威性,社区居民对社区调解的认同度低 | 第35页 |
·保障社区调解成功运行的居民间信任机制的缺失 | 第35-36页 |
·青岛市城市社区调解现存问题的原因探究 | 第36-39页 |
·社区调解权威性缺乏,社区居民对其认同度低的原因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社区居民间信任机制缺失的原因分析 | 第38-39页 |
6 完善青岛市城市社区调解的对策与建议 | 第39-43页 |
·重塑社区调解权威,提高居民对城市社区调解的认同度 | 第39-41页 |
·加强对社区调解相关内容的宣传,普及社区调解知识与技能 | 第39页 |
·重塑社区调解机构在选举法理上的权威,赢得居民信任 | 第39-40页 |
·加强社区调解人员队伍建设 | 第40页 |
·创新社区调解方式,形成多元化的社区调解手段 | 第40-41页 |
·完善经费保障机制,逐步实现政府购买调解服务 | 第41页 |
·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,营造充满信任的社区调解环境 | 第41-43页 |
·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活动,增强居民间互动,消除陌生感 | 第41-42页 |
·发挥社区调解“居民评议”制的作用,保证社区居民社区调解参与度 | 第42-43页 |
7 结语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0页 |
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48页 |
B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48-49页 |
C. 青岛城市社区调解施行现状访谈问卷 | 第49-50页 |
D. 城市社区调解居民间信任机制的调查问卷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