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天津地区水灾多发原因与 1917 年水灾概述 | 第13-23页 |
一、 天津地区水灾多发原因 | 第13-16页 |
二、 1917 年天津大水灾概况 | 第16-23页 |
第二章 《益世报》报道中的天津水灾救济 | 第23-41页 |
一、 灾民乞赈的呼吁 | 第23-24页 |
二、 北洋政府救灾之举措 | 第24-32页 |
三、 民间慈善机力量的崛起 | 第32-37页 |
四、 赈灾中的近代警察 | 第37-40页 |
五、 各国租界及基督教青年会的救助活动 | 第40-41页 |
六、 惩治贪腐,确保赈灾成效 | 第41页 |
第三章 《益世报》对灾后的持续关注 | 第41-46页 |
一、 灾后难民生计 | 第42页 |
二、 筹划水利,疏浚海河 | 第42-44页 |
三、 植树固沙,涵养水源 | 第44页 |
四、 借贷籽种,恢复耕种 | 第44页 |
五、 灾后疫情防治 | 第44-45页 |
六、 奖励助赈善士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对天津水灾救济工作的评价 | 第46-52页 |
一、 政府救灾机制的完善 | 第46-47页 |
二、 筹款方式的多样化 | 第47-48页 |
三、 救灾主体的社会化 | 第48页 |
四、 近代救灾理念和手段的运用 | 第48-49页 |
五、 外国慈善力量的协力行动 | 第49-50页 |
六、 缺点和不足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