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2-21页 |
(一) 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 有利于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| 第12-13页 |
2. 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| 第13-15页 |
(二)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5-18页 |
1. 初中教师资格 | 第15-16页 |
2. 教师资格考试 | 第16-17页 |
3. 笔试 | 第17-18页 |
(三)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路线 | 第18-21页 |
1.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3. 研究路线 | 第20-21页 |
二、知往鉴今——教师资格研究进展综述 | 第21-27页 |
(一) 国内对教师资格的研究 | 第21-23页 |
1. 教师资格制度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 教师资格标准的研究 | 第22页 |
3. 教师资格考试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4. 教师资格的国际比较研究 | 第23页 |
(二) 国外对教师资格的研究 | 第23-27页 |
1. 教师资格制度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 教师资格标准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3. 教师资格考试的研究 | 第25-27页 |
三、改辙易途——笔试目标的对比分析 | 第27-36页 |
(一) 总体目标的对比分析 | 第27-31页 |
1. 相同点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 不同点分析 | 第29-31页 |
(二) 具体目标的对比分析 | 第31-33页 |
1. 注重知识的广而博 | 第32页 |
2. 强调能力的专与实 | 第32-33页 |
(三) 目标制定的背景分析 | 第33-36页 |
1. 2000年初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2. 2011年初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解决教师质量不高的问题 | 第34-36页 |
四、宫移羽换——笔试内容的对比分析 | 第36-62页 |
(一) 课程从片面走向全面 | 第36-39页 |
(二) 素质从单一走向综合 | 第39-40页 |
(三) 题型从死板走向灵活 | 第40-51页 |
1. 考查记忆性知识的题型减少 | 第41页 |
2. 测试教育教学能力的题型增多 | 第41-45页 |
3. 题型功能发生变化 | 第45-48页 |
4. 题型分值更加合理 | 第48-51页 |
(四) 内容比例从偏颇走向合理 | 第51-62页 |
1. 加深对教育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试 | 第51-53页 |
2. 突出对学科教学能力的测试 | 第53-54页 |
3. 凸显对基本能力的测试 | 第54-56页 |
4. 增加对文化素养的检测 | 第56-57页 |
5. 加重对管理知识的检测 | 第57页 |
6. 增添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检测 | 第57-58页 |
7. 强化对教师职业理念的考查 | 第58-59页 |
8. 加强对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考查 | 第59-60页 |
9. 增强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考查 | 第60-62页 |
五、行成于思——思考与启示 | 第62-66页 |
(一) 考生素质的提升要体现实践导向 | 第62-63页 |
(二) 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体现能力导向 | 第63-64页 |
(三) 初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内容要体现改革导向 | 第64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8页 |
附录1 | 第70-71页 |
附录2 | 第71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