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自律计算的入侵容忍策略及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·入侵容忍 | 第10-13页 |
·自律计算 | 第13-14页 |
·自律计算与入侵容忍相结合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入侵容忍技术 | 第17-35页 |
·引言 | 第17页 |
·入侵容忍基本理论与技术 | 第17-23页 |
·入侵容忍的基本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入侵容忍的基本模型 | 第18-21页 |
·入侵容忍机制 | 第21-22页 |
·入侵容忍策略 | 第22-23页 |
·典型入侵容忍体系架构 | 第23-27页 |
·SITAR 体系结构 | 第24-25页 |
·ITTC 体系结构 | 第25-27页 |
·入侵容忍系统定量化评估技术 | 第27-33页 |
·入侵容忍系统状态转移模型的提出和建立 | 第27-29页 |
·马尔可夫过程(MP)的基本概念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状态转移模型的SMP 模型 | 第30-33页 |
·入侵容忍技术发展方向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基于自律计算的容侵系统模型 | 第35-54页 |
·引言 | 第35-36页 |
·自律计算技术 | 第36-45页 |
·自律计算的概念模型 | 第37-39页 |
·自律计算的基本属性 | 第39-40页 |
·自律计算策略 | 第40-43页 |
·自律管理者工作机制 | 第43-44页 |
·自律管理者的对等组织结构 | 第44-45页 |
·基于反馈控制理论的自律计算 | 第45页 |
·自律容侵系统模型 | 第45-48页 |
·网络连接可信度评估模块 | 第46-47页 |
·分级响应策略模块 | 第47页 |
·主机系统评估模块 | 第47-48页 |
·反馈调节机制 | 第48页 |
·自律容侵系统状态转移模型 | 第48-53页 |
·自律容侵系统工作状态转换模型 | 第49-50页 |
·自律容侵系统模型所对应的Markov 链 | 第50-52页 |
·状态转移模型求解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信度自主评估策略 | 第54-67页 |
·引言 | 第54页 |
·神经网络方法 | 第54-59页 |
·神经网络基本特征 | 第54-55页 |
·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 | 第55-56页 |
·LM 优化算法 | 第56-59页 |
·网络连接可信度评估 | 第59-61页 |
·信度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59-60页 |
·信度的目标评估值确定 | 第60-61页 |
·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可信度评估流程 | 第61-63页 |
·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| 第61-62页 |
·输入数据预处理 | 第62页 |
·网络连接可信度评估流程 | 第62-63页 |
·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3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67-68页 |
·前景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