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关于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角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理论工具 | 第16-18页 |
·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公共物品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2 基本概念的界定 | 第20-23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概念 | 第20-21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| 第20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观 | 第20-21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 | 第21页 |
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| 第21-23页 |
3 县域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角色分析——以河南省三县为例 | 第23-29页 |
·政府全揽,内外兼管——以A县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 | 第23-25页 |
·A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概况 | 第23页 |
·A县政府角色分析——行政主导、市场调控、提供社会服务 | 第23-25页 |
·政府牵头,外部帮扶——以B县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例 | 第25-26页 |
·B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概况 | 第25-26页 |
·B县政府角色分析——政策压力、专项补偿、感情交流 | 第26页 |
·政府部门与农民利益诉求相悖——以C县韭菜专业合作社为例 | 第26-29页 |
·C县韭菜专业合作社的概况 | 第26-27页 |
·C县政府角色分析——为己牟利,优化政绩 | 第27-29页 |
4 合作社发展中县域政府角色扮演的成效和问题 | 第29-35页 |
·合作社发展中县域政府角色扮演取得的成效 | 第29-31页 |
·制定地方性规章,并提供部分资金支持 | 第29页 |
·提供培训,指导合作社的发展 | 第29-30页 |
·宣传合作社的思想和益处 | 第30-31页 |
·合作社发展中县域政府角色扮演导致的问题 | 第31-35页 |
·行政介入方式不当 | 第31-32页 |
·制度环境不够良好,资金扶持不足、监管不到位 | 第32-33页 |
·县域政府各部门职能错位 | 第33-34页 |
·县域政府管理合作社效率低下 | 第34-35页 |
5 县域政府角色扮演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5-40页 |
·县域政府的有限自主性 | 第35-36页 |
·县域政府与农民、合作社的利益博弈 | 第36-38页 |
·县域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博弈 | 第36-37页 |
·县域政府与合作社的利益博弈 | 第37-38页 |
·部分县域政府对合作社的疑虑和保留 | 第38-40页 |
·合作社是否会演变为低效率的集体经济 | 第38页 |
·合作社是否会成为新的利益集团 | 第38-40页 |
6 县域政府角色定位的对策建议 | 第40-45页 |
·调整行政介入的方式 | 第40-41页 |
·坚持原则,适当退出 | 第40页 |
·尊重农民权利,多面帮扶 | 第40-41页 |
·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,提供资金支持并监督资金的使用 | 第41-42页 |
·明确登记流程,引导规范注册 | 第41页 |
·增加专项扶持资金,提供金融、信贷扶持 | 第41-42页 |
·加快县域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转变 | 第42-43页 |
·采取分类控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策略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