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用户群体行为产生机理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·互联网的发展赋予用户群体行为新的特征 | 第9-10页 |
·互联网中的“群体智慧” | 第10页 |
·互联网中的“随大流”现象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1-12页 |
·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6页 |
·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4-18页 |
·群体智慧 | 第14-16页 |
·群体极化 | 第16-18页 |
·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8-21页 |
·群智能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社会比较理论和说服性争论理论 | 第20页 |
·社会影响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群体智慧产生机理研究综述 | 第21-23页 |
·群体极化产生机理研究综述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互联网用户群体智慧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6-42页 |
·群体智慧表征指标及影响因素 | 第26页 |
·维基百科 | 第26-28页 |
·多Agent技术的建模方法简介 | 第28-29页 |
·未来互联网群体智慧模型构建 | 第29-31页 |
·模型内部状态定义 | 第29-30页 |
·Agent的分类及属性 | 第30-31页 |
·Agent行为规则 | 第31页 |
·模型仿真及结果演示 | 第31-40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31-32页 |
·词条质量与群体规模相关性 | 第32-34页 |
·词条质量的分项特性与群体规模的相关性 | 第34-37页 |
·考虑词条分类的群体智慧仿真 | 第37-40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互联网群体极化影响因素研究 | 第42-61页 |
·群体极化表征指标及影响因素 | 第42-43页 |
·提出假设 | 第43-44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44-50页 |
·样本收集 | 第44-45页 |
·原帖内容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跟帖内容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50-58页 |
·群体规模与群体极化的关联性 | 第50-53页 |
·信息模糊度与群体极化的关联性 | 第53-55页 |
·信息敏感度与群体极化的关联性 | 第55-57页 |
·群体交互强度与群体极化的关联性 | 第57-58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8-61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5页 |
·成果总结 | 第61-63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63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