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并购融资研究及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0-15页 |
·国内外并购融资研究概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涉林业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目的、方法及内容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2 企业并购融资相关理论 | 第18-22页 |
·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净收益(NI) | 第18页 |
·净营业收入理论 | 第18页 |
·传统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MM理论 | 第19页 |
·MM无公司税模型 | 第19页 |
·MM公司税模型 | 第19页 |
·米勒(Miller)模型 | 第19页 |
·权衡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财务拮据成本 | 第20页 |
·代理成本 | 第20页 |
·不对称信息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公司控制权理论 | 第21-22页 |
3 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现状 | 第22-28页 |
·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现状 | 第22-25页 |
·中国林业的基本情况 | 第22-23页 |
·涉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环境 | 第23-24页 |
·中国涉林企业发展概况 | 第24-25页 |
·涉林企业融资情况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国有林场融资现状 | 第25-26页 |
·森林工程企业融资 | 第26-28页 |
4 涉林企业并购融资基本方式分析 | 第28-36页 |
·涉林企业并购债务性融资的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并购贷款融资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并购中利用发行债券或票据融资分析 | 第29页 |
·涉林企业并购中租赁类融资的运用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涉林企业并购权益性融资方式的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并购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换股并购融资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员工持股ESOP融资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涉林企业并购混合性融资的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的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管理层收购(MBO)融资分析 | 第34-36页 |
5 国外企业并购融资的经验与启示 | 第36-44页 |
·国外企业并购融资的基本方式 | 第36-41页 |
·债务融资工具 | 第36-38页 |
·权益性融资工具 | 第38-40页 |
·混合融资工具 | 第40-41页 |
·国外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基本启示 | 第41-42页 |
·杠杆收购,垃圾债券的使用 | 第41-42页 |
·交易所并购有很大优势 | 第42页 |
·可转换债券的充分应用 | 第42-44页 |
6 中国涉林企业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44-50页 |
·涉林产业自身发展不足 | 第44-46页 |
·计划经济烙印深 | 第44-45页 |
·员工思想观念传统 | 第45-46页 |
·资本市场规则熟练程度不够 | 第46页 |
·产业结构不合理,制约并购 | 第46-47页 |
·产业链未完全形成,企业间关联程度低 | 第46-47页 |
·产业结构不优,影响并购能力 | 第47页 |
·行政兼并违背融资本意 | 第47-50页 |
·涉林行业的行政兼并 | 第47-48页 |
·并购后遗症现象的负面作用 | 第48-50页 |
7 促进涉林企业并购融资行为有效发展的建议 | 第50-62页 |
·建立涉林企业并购融资的环境支持体系 | 第50-56页 |
·优化经济政策环境 | 第50-52页 |
·给予宽松的法律、法规环境 | 第52-53页 |
·完善区域金融货币政策 | 第53-54页 |
·完善金融市场 | 第54-56页 |
·开拓涉林企业并购融资新渠道 | 第56-62页 |
·建立林业信贷支持体系 | 第56-58页 |
·设立涉林企业并购基金 | 第58-59页 |
·创造条件,吸引信托产品 | 第59-62页 |
8 结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