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案例介绍 | 第10-13页 |
一、 案件经过 | 第10页 |
二、 案件审判 | 第10-11页 |
三、 本案争议焦点 | 第11-13页 |
(一) 乘客是否该列为交强险的保障范围 | 第11页 |
(二) 受害人是否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主张赔偿 | 第11-12页 |
(三)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规定是否过低 | 第12页 |
(四) 受害人的医疗费用该由谁来垫付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案例分析 | 第13-25页 |
一、 交强险中受害人范围的界定 | 第13-17页 |
(一) 受害人在责任保险法中的称谓 | 第13-14页 |
(二) 我国法律与外国法律关于受害人范围界定的比较 | 第14-16页 |
(三) 本案中对受害人范围理解的争议 | 第16-17页 |
二、 受害人直接请求权问题分析 | 第17-19页 |
(一) 受害人直接请求权的发展 | 第17页 |
(二) 我国法律和外国法律关于直接请求权规定的比较 | 第17-18页 |
(三) 本案中涉及的直接请求权问题分析 | 第18-19页 |
三、 赔偿责任限额问题分析 | 第19-21页 |
(一) 我国法律对赔偿责任限额的规定 | 第19-20页 |
(二) 交强险与商业险的区别 | 第20-21页 |
(三) 本案中赔偿责任限额问题分析 | 第21页 |
四、 医疗费用垫付问题分析 | 第21-25页 |
(一) 救助基金制度相关规定分析 | 第21-22页 |
(二) 救助基金垫付与保险公司预先支付抢救费的区别 | 第22-23页 |
(三) 本案中医疗费用垫付问题分析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由本案引发的思考 | 第25-31页 |
一、 对受害人范围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 | 第25-26页 |
(一) 将乘客列入受害人范围 | 第25页 |
(二) 将被保险人列入受害人范围 | 第25-26页 |
二、 受害人直接和间接的保护方式 | 第26-27页 |
(一) 直接保护方式 | 第26-27页 |
(二) 间接保护方式 | 第27页 |
三、 交强险责任限额的科学调整 | 第27-29页 |
(一) 按总额限定赔偿不设分项 | 第28页 |
(二) 死亡伤残与医疗费用的赔偿限额合并 | 第28-29页 |
四、 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问题的重构 | 第29-31页 |
(一) 扩大垫付对象和垫付范围 | 第29页 |
(二) 扩大资金来源 | 第29-30页 |
(三) 明确补偿程序 | 第30-31页 |
结语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34-35页 |
后记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