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图目录 | 第15页 |
表目录 | 第15-16页 |
英文缩写注释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8-42页 |
1 甲型H1N1流感病毒危害及预防措施 | 第18-20页 |
2 免疫佐剂及其活性作用机制 | 第20-35页 |
·常用免疫佐剂 | 第20-21页 |
·黏膜免疫佐剂 | 第21-25页 |
·佐剂活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| 第25-35页 |
3 紫杉烷类化合物对机体免疫系统及免疫细胞的影响 | 第35-41页 |
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、目的和意义 | 第41-42页 |
第二章 多西紫杉醇对H1N1流感疫苗皮下免疫佐剂活性研究 | 第42-58页 |
1 引言 | 第42-43页 |
2 材料 | 第43-44页 |
·试验动物 | 第43页 |
·抗原与佐剂 | 第43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43-44页 |
3 方法 | 第44-49页 |
·疫苗配制 | 第44页 |
·分组与免疫 | 第44-45页 |
·血清特异性IgG、IgG亚类和总IgE | 第45-46页 |
·血清HI效价 | 第46-47页 |
·淋巴细胞转化 | 第47页 |
·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 | 第47-49页 |
4 统计分析 | 第49页 |
5 结果 | 第49-55页 |
·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 | 第49-50页 |
·血清抗体亚类 | 第50页 |
·血凝抑制(HI)效价 | 第50-51页 |
·淋巴细胞转化水平 | 第51-52页 |
·小鼠血清总IgE | 第52-53页 |
·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 | 第53-54页 |
·细胞转录因子mRNA表达水平 | 第54-55页 |
6 讨论与小结 | 第55-58页 |
第三章 多西紫杉醇对H1N1流感疫苗黏膜免疫佐剂活性研究 | 第58-76页 |
1 前言 | 第58-59页 |
2 材料 | 第59-60页 |
·试验动物 | 第59页 |
·抗原与佐剂 | 第59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59-60页 |
3 方法 | 第60-66页 |
·分组与免疫 | 第60-61页 |
·血清特异性IgG、IgA及IgG亚类 | 第61-62页 |
·血清HI | 第62页 |
·黏膜洗液中的sIgA | 第62页 |
·肺组织IL-12、IFN-γ和IL-4、IL-10 mRNA | 第62页 |
·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(IELs) | 第62-64页 |
·小肠黏膜IgA~+分泌细胞 | 第64-66页 |
·淋巴细胞转化 | 第66页 |
4 统计分析 | 第66页 |
5 实验结果 | 第66-72页 |
·血凝抑制抗体效价 | 第66-67页 |
·血清特异性IgG、IgA和IgG亚类 | 第67-68页 |
·淋巴细胞转化 | 第68页 |
·黏膜洗液sIgA | 第68-69页 |
·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| 第69-70页 |
·小肠IELs | 第70-71页 |
·小肠IgA~+分泌细胞 | 第71-72页 |
6 讨论与小结 | 第72-76页 |
第四章 多西紫杉醇佐剂活性作用机理探讨 | 第76-106页 |
第一节 多西紫杉醇对巨噬细胞溶酶体的影响 | 第78-83页 |
1 引言 | 第78页 |
2 材料 | 第78-79页 |
·细胞系 | 第78页 |
·试剂及耗材 | 第78-79页 |
·主要设备 | 第79页 |
3 方法 | 第79-80页 |
·细胞复苏 | 第79页 |
·铺板 | 第79页 |
·药物刺激、溶酶体探针标记及检测 | 第79-80页 |
4 结果 | 第80-81页 |
5 小结 | 第81-83页 |
第二节 多西紫杉醇对巨噬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/CD86的影响 | 第83-87页 |
1 引言 | 第83页 |
2 材料 | 第83-84页 |
·细胞系 | 第83页 |
·试剂及耗材 | 第83-84页 |
·主要设备 | 第84页 |
3 方法 | 第84-85页 |
·体外巨噬细胞的培养 | 第84页 |
·药物刺激 | 第84页 |
·CD80、CD86 mRNA表达检测 | 第84-85页 |
4 统计分析 | 第85页 |
5 结果 | 第85-86页 |
6 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三节 多西紫杉醇刺激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 | 第87-90页 |
1 引言 | 第87页 |
2 材料 | 第87页 |
·细胞系 | 第87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87页 |
3 试验方法 | 第87-88页 |
4 统计分析 | 第88页 |
5 实验结果 | 第88-89页 |
6 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四节 多西紫杉醇佐剂活性与NF-κB的关系 | 第90-95页 |
1 引言 | 第90页 |
2 材料 | 第90-91页 |
·细胞系 | 第90-91页 |
·试剂及耗材 | 第91页 |
·主要设备 | 第91页 |
3 方法 | 第91-93页 |
·分组与处理 | 第91-92页 |
·复苏细胞 | 第92页 |
·药物刺激 | 第92页 |
·SEAP(分泌型碱性磷酸酶)检测 | 第92-93页 |
4 统计分析 | 第93页 |
5 试验结果 | 第93-94页 |
6 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五节 多西紫杉醇刺激巨噬细胞后胞内部分microRNAs变化分析 | 第95-101页 |
1 引言 | 第95-96页 |
2 材料 | 第96页 |
·细胞系与培养基 | 第96页 |
·主要试剂与材料 | 第96页 |
·主要设备 | 第96页 |
3 方法 | 第96-98页 |
4 统计分析 | 第98页 |
5 结果 | 第98-100页 |
6 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第六节 多西紫杉醇与热休克蛋白90的关系 | 第101-106页 |
1 引言 | 第101页 |
2 材料 | 第101-102页 |
·细胞系 | 第101页 |
·试剂及耗材 | 第101页 |
·主要设备 | 第101-102页 |
3 方法 | 第102-103页 |
·血清样品采集 | 第102页 |
·细胞复苏 | 第102页 |
·铺板 | 第102页 |
·药物刺激 | 第102页 |
·Western Blot检测 | 第102-103页 |
4 结果 | 第103-105页 |
·血清中Hsp90水平 | 第104页 |
·多西紫杉醇对巨噬细胞Hsp90的影响 | 第104-105页 |
5 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结论 | 第106-107页 |
创新点 | 第107-108页 |
研究展望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 | 第109-117页 |
附录 常用试剂配方 | 第117-12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120-121页 |
致谢 | 第12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