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引言 | 第10-18页 |
| ·合生元的组成 | 第11-14页 |
| ·益生菌 | 第11-12页 |
| ·益生素 | 第12-14页 |
| ·苦豆子概述 | 第13-14页 |
| ·苦豆籽粕研究进展 | 第14页 |
| ·合生元的作用机制 | 第14-15页 |
| ·益生菌补充生理性活菌 | 第15页 |
| ·益生素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| 第15页 |
| ·益生素增强有益菌的竞争优势 | 第15页 |
| ·益生菌和益生素发挥协同作用 | 第15页 |
| ·合生元的剂型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·合生元微胶囊技术优势 | 第15-16页 |
| ·合生元微胶囊制备方法 | 第16页 |
| ·海藻酸钠-壳聚糖微胶囊技术优势 | 第16-17页 |
| ·合生元的生理功能及在临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| ·合生元的生理功能 | 第17-18页 |
| ·合生元在临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| 第18页 |
| 2 猪源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乳酸菌的分离、纯化、筛选和鉴定 | 第18-32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4页 |
| ·材料 | 第18-19页 |
| ·方法 | 第19-2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1页 |
| ·分离筛选菌株形态特征 | 第24-25页 |
| ·牛津杯法筛选结果 | 第25-27页 |
| ·生化鉴定 | 第27-28页 |
| ·乳酸菌属的鉴定 | 第27页 |
| ·乳酸菌种的鉴定 | 第27-28页 |
| ·分子生物学鉴定 | 第28-30页 |
| ·乳酸菌生长曲线及产酸性能的测定 | 第30-31页 |
| ·14~#菌株与嗜酸乳杆菌标准菌株抑菌活性对比 | 第31页 |
| ·讨论 | 第31-32页 |
| ·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 | 第31-32页 |
| ·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| 第32页 |
| 3 苦豆籽粕-两歧双歧杆菌-唾液乳杆菌合生元微胶囊的研制 | 第32-43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5页 |
| ·材料 | 第33页 |
| ·方法 | 第33-3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0页 |
| ·唾液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及产酸性能的测定 | 第35-37页 |
| ·合生元微胶囊中苦豆籽粕最适配比的确立 | 第37页 |
| ·合生元微胶囊外观形态和粒径大小 | 第37-38页 |
| ·合生元微胶囊活菌数检验 | 第38-39页 |
| ·合生元微胶囊肠溶胃不溶特性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| ·讨论 | 第40-43页 |
| ·合生元微胶囊的益生菌和益生素 | 第41页 |
| ·合生元微胶囊的壁材 | 第41-42页 |
| ·3种制备工艺合生元微胶囊的产品性能 | 第42-43页 |
| 4 结论 | 第43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50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