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金属基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4-16页 |
·金属基底超疏水表面制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2 超疏水表面的相关原理 | 第16-22页 |
·接触角 | 第16-20页 |
·Young方程 | 第16-17页 |
·Wenzel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Cassie模型 | 第18-19页 |
·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的联系 | 第19-20页 |
·接触角滞后 | 第20页 |
·滚动角 | 第20-22页 |
3 电化学法制备镁合金基超疏水表面 | 第22-34页 |
·实验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22页 |
·制备过程 | 第22-23页 |
·测量方法与仪器 | 第2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3-33页 |
·加工参数对表面性能的影响 | 第23-27页 |
·表面微观结构及润湿性分析 | 第27-31页 |
·表面成分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化学法制备碳钢基超疏水表面 | 第34-43页 |
·实验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34页 |
·制备过程 | 第34-35页 |
·测量方法与仪器 | 第3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2页 |
·加工参数对表面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·表面微观结构及润湿性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表面成分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5 一步化学法制备纯铝基超疏水表面 | 第43-50页 |
·实验 | 第43-44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43页 |
·制备过程 | 第43页 |
·测量方法与仪器 | 第43-44页 |
·氟硅烷的反应机理 | 第44-4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5-48页 |
·表面微观结构与润湿性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表面成分分析 | 第47页 |
·氟硅烷含量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抗粘附性分析 | 第48页 |
·小结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