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1 前言 | 第10-29页 |
| ·选题依据 | 第10-16页 |
| ·体育空间发展的历史遗憾对本研究的启示 | 第10-12页 |
| ·传统社区中体育空间的缺失为本研究提供了思考空间 | 第12-13页 |
| ·用系统整体的思想来思考和寻找大众体育发展的途径 | 第13-14页 |
| ·体育复合房地产开发实践为本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 | 第14-15页 |
| ·小结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7-18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18-29页 |
| ·空间社会学理论 | 第18-21页 |
| ·环境行为学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·系统论原理 | 第22-23页 |
| ·需要层次理论 | 第23-25页 |
| ·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| 第25-28页 |
| ·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2 文献综述 | 第29-50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的研究 | 第30-31页 |
| ·体育环境 | 第31-32页 |
| ·对社区体育认识的研究 | 第32-33页 |
| ·社区体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| 第33-42页 |
| ·场地设施 | 第34-37页 |
| ·社区体育组织存在的问题 | 第37页 |
| ·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| ·社区体育发展的政策及其研究 | 第38-42页 |
| ·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发展经验的研究 | 第42-45页 |
| ·以社区为依托的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 | 第42-44页 |
| ·政府承担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主要职责 | 第44页 |
| ·政府建设、行业组织管理和俱乐部经营三结合的机制与模式 | 第44-45页 |
| ·与本研究有关的人居环境研究综述 | 第45-49页 |
| ·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| 第46-47页 |
| ·我国人居环境发展趋势 | 第47-49页 |
| 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50-53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51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51-53页 |
| ·文献资料法 | 第51-52页 |
| ·田野调查法 | 第52页 |
| ·访谈法 | 第52-53页 |
| ·逻辑分析法 | 第53页 |
| 4 分析与讨论 | 第53-117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的实践范例:奥林匹克花园 | 第53-87页 |
| ·奥林匹克花园概况 | 第53-60页 |
| ·奥林匹克花园的体育文化环境 | 第60-68页 |
| ·奥林匹克花园的体育物质环境 | 第68-83页 |
| ·奥林匹克花园的体育组织环境 | 第83-86页 |
| ·小结 | 第86-87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理论的建构 | 第87-108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的概念 | 第89-95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的本质 | 第95-96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 | 第96-100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的设计理念 | 第100-107页 |
| ·奥林匹克花园体育人居环境中体育场地设施的类型、规模和标准 | 第107-108页 |
| ·奥林匹克花园体育人居环境规划、建设、运营和维护的机制分析 | 第108-109页 |
| ·规划和建设的资金来源机制 | 第108-109页 |
| ·运营和维护的机制 | 第109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的适用范围及其适用程度分析 | 第109-111页 |
| ·存量社区及其体育人居环境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度 | 第109-110页 |
| ·增量社区及其体育人居环境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度 | 第110-111页 |
| ·对奥林匹克花园体育人居环境所反映出的问题的分析 | 第111-114页 |
| ·对提供体育公共品的补偿机制不健全 | 第111-112页 |
| ·社区体育自愿者服务机制的缺失不利于场馆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| 第112-114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的意义和奥林匹克花园实践的启示 | 第114-117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理念是发展社区体育的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案 | 第114-115页 |
| ·体育人居环境为建设和谐社区搭建了一个空间平台 | 第115-116页 |
| ·奥林匹克花园是体育人居环境实践的典型范例 | 第116-117页 |
| 5 结论与建议 | 第117-118页 |
| ·结论 | 第117-118页 |
| ·建议 | 第118页 |
| 6 致谢 | 第118-119页 |
| 7 参考文献 | 第119-124页 |
| 8 附录 | 第124-128页 |
| 9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