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独立董事制衡功能之构造分析 | 第12-25页 |
一、 独立董事制衡功能概述 | 第12-18页 |
(一) 独立董事功能概述 | 第12-14页 |
(二) 独立董事制衡功能的体现 | 第14-17页 |
(三) 我国相关法律对独立董事制衡功能的规定 | 第17-18页 |
二、 独立董事的地位及其职责 | 第18-20页 |
(一) 独立董事在公司组织结构中的地位 | 第18-19页 |
(二) 独立董事的职责 | 第19-20页 |
三、 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董事制衡功能发挥之间的关系 | 第20-25页 |
(一) 一元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制衡功能的体现 | 第20-22页 |
(二) 二元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制衡功能的体现 | 第22-24页 |
(三) 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独立董事制衡功能之实证分析 | 第25-42页 |
一、 我国独立董事制衡功能发挥现状 | 第25-28页 |
(一) 我国独立董事制衡功能的一般情况 | 第25-26页 |
(二) 履职情况 | 第26-28页 |
(三) 意见是否被采纳 | 第28页 |
(四) 司法纠偏情况 | 第28页 |
二、 基于若干典型公司的实证研究 | 第28-39页 |
(一) 样本概况 | 第29-31页 |
(二) 样本公司独立董事设立情况 | 第31-34页 |
(三) 样本公司相关公司规范性文件对独立董事的规定 | 第34-36页 |
(四)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| 第36-38页 |
(五) 小结 | 第38-39页 |
三、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| 第39-42页 |
(一) 针对独立性不够问题 | 第40页 |
(二) 针对工作时间不足问题 | 第40页 |
(三) 针对获取信息不充分的问题 | 第40-41页 |
(四) 针对没有充分发表独立意见的问题 | 第41页 |
(五) 针对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过低问题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西方独立董事制衡功能发挥机制之借鉴 | 第42-47页 |
一、 西方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制衡功能发挥机制概述 | 第42-45页 |
(一) 英美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制衡功能发挥机制概述 | 第42-44页 |
(二) 日本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制衡功能发挥机制概述 | 第44-45页 |
二、 西方独立董事制衡功能发挥机制之借鉴 | 第45-47页 |
(一) 英美独立董事制衡功能发挥机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45-46页 |
(二) 日本独立董事制衡功能发挥机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我国独立董事制衡功能发挥机制之完善 | 第47-54页 |
一、 完善法律体系,重视软法的作用 | 第48-50页 |
(一) 制定《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条例》 | 第48-49页 |
(二) 根据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制定有针对性的独立董事行权指引,重视软法的作用 | 第49-50页 |
二、 建立独立董事自律组织体系 | 第50-52页 |
(一) 成立独立董事协会 | 第50-51页 |
(二) 成立独立董事事务所 | 第51-52页 |
三、 建立独立董事秘书制度、独立董事会议制度 | 第52页 |
四、 赋予独立董事更多的特别权力 | 第52-53页 |
五、 推进股权改革,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| 第53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