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§1-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-1-1 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-1-2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§1-2 国内外现状 | 第11-13页 |
1-2-1 红外成像设备组成元件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1-2-2 增强算法发展 | 第12-13页 |
§1-3 课题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直方图均衡算法及其改进 | 第14-24页 |
§2-1 直方图均衡 | 第14-18页 |
2-1-1 直方图定义 | 第14页 |
2-1-2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直方图特点比较 | 第14-15页 |
2-1-3 直方图均衡化(Histogram Equalization) | 第15-17页 |
2-1-4 均衡化实验仿真 | 第17-18页 |
2-1-5 直方图均衡的优劣分析 | 第18页 |
§2-2 改进算法 | 第18-23页 |
2-2-1 最大类间方差法介绍 | 第18-19页 |
2-2-2 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实验结果 | 第19-20页 |
2-2-3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直方图均衡改进 | 第20页 |
2-2-4 实验结果 | 第20-23页 |
§2-3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拉普拉斯锐化算法及其改进 | 第24-33页 |
§3-1 拉普拉斯锐化算法 | 第24-26页 |
3-1-1 锐化原理 | 第24-25页 |
3-1-2 实验结果 | 第25-26页 |
§3-2 加参改进算法 | 第26-28页 |
3-2-1 加参改进算法原理 | 第26-27页 |
3-2-2 改进算法实验结果 | 第27-28页 |
§3-3 自适应拉普拉斯锐化改进算法 | 第28-32页 |
3-3-1 清晰度 | 第28页 |
3-3-2 自适应算法原理 | 第28-31页 |
3-3-3 锐化 | 第31-32页 |
§3-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去噪算法 | 第33-40页 |
§4-1 图像滤波介绍 | 第33-34页 |
4-1-1 概念简介 | 第33页 |
4-1-2 滤波过程 | 第33-34页 |
§4-2 空间域滤波 | 第34-37页 |
4-2-1 均值滤波法 | 第35-36页 |
4-2-2 中值滤波 | 第36-37页 |
§4-3 频域滤波 | 第37-39页 |
4-3-1 高斯函数 | 第37-38页 |
4-3-2 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 | 第38-39页 |
§4-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伪彩色变换 | 第40-44页 |
§5-1 变换原理 | 第40页 |
§5-2 实现变换的几种方法 | 第40-43页 |
5-2-1 灰度分割 | 第40-41页 |
5-2-2 灰度——彩色变换 | 第41-42页 |
5-2-3 频域滤波变换法 | 第42-43页 |
5-2-4 实验结果 | 第43页 |
§5-3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六章 直方图均衡算法基于DSP的实现 | 第44-54页 |
§6-1 红外图像处理硬件实现的主要结构 | 第44-46页 |
§6-2 芯片主要硬件资源 | 第46-48页 |
6-2-1 电源设计 | 第46页 |
6-2-2 JTAG接口电路 | 第46-47页 |
6-2-3 TMS320DM642 的时钟 | 第47页 |
6-2-4 TMS320DM642 的复位引脚和复位电路 | 第47页 |
6-2-5 DM642 的存储器及内存空间分配 | 第47-48页 |
§6-3 TMS320DM642 集成开发环境 | 第48-50页 |
6-3-1 开发工具CCS介绍 | 第48-49页 |
6-3-2 开发工具CCS的使用 | 第49-50页 |
§6-4 DSP硬件处理及实验结果 | 第50-53页 |
§6-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