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2页 |
| ·柴油脱硫的重要性 | 第10-11页 |
| ·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| 第10页 |
| ·柴油脱硫的重要性 | 第10-11页 |
| ·柴油脱硫的方法 | 第11-14页 |
| ·加氢脱硫 | 第11页 |
| ·非加氢脱硫 | 第11-14页 |
| ·膜分离技术 | 第14-15页 |
| ·分子模拟技术 | 第15-20页 |
| ·分子力学模拟 | 第16-18页 |
| ·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18-19页 |
| ·分子模拟在聚合物膜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第2章 模型参数的确定与模拟结果的分析 | 第22-28页 |
| ·分子模拟软件 | 第22页 |
| ·Amorphous Cell模块 | 第22页 |
| ·Discover模块 | 第22页 |
| ·模型参数的选择 | 第22-25页 |
| ·力场、截断半径以及周期性边界条件 | 第22-25页 |
| ·步长的选择 | 第25页 |
| ·扩散系数的计算 | 第25-26页 |
| ·模型参数的计算 | 第26-28页 |
| ·扩散分子与体系之间的非键相互作用 | 第26页 |
| ·自由体积分数 | 第26-27页 |
| ·高分子链的运动性 | 第27-28页 |
| 第3章 PVA包覆苯乙烯基球形活性炭选择性吸附实验的研究 | 第28-37页 |
| ·实验原料与仪器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试剂和原料 | 第28页 |
| ·实验主要仪器及其参数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·聚乙烯醇-苯乙烯基球形活性炭脱硫剂的制备 | 第29页 |
| ·模拟柴油的配制 | 第29页 |
| ·平衡吸附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| 第29页 |
| ·固定床动态吸附及穿透曲线的测定 | 第29-30页 |
| ·脱硫剂的分析表征 | 第30-32页 |
| ·表面形貌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孔结构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平衡吸附研究 | 第32-34页 |
| ·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| 第32-33页 |
| ·单组份的吸附速率实验 | 第33-34页 |
| ·固定床动态吸附研究 | 第34-35页 |
| ·单组份的穿透曲线 | 第34-35页 |
| ·双组份的穿透曲线 | 第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| 第4章 芳烃及含硫化合物在聚合物膜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37-60页 |
| ·模型的构建 | 第37-39页 |
| ·小分子及聚合物链的构建 | 第37-38页 |
| ·体系模型的构建 | 第38-39页 |
| ·模拟过程 | 第39-40页 |
| ·模拟结果及分析计算 | 第40-58页 |
| ·PVA膜 | 第40-45页 |
| ·PVC膜 | 第45-49页 |
| ·PMA膜 | 第49-53页 |
| ·PMMA膜 | 第53-58页 |
| ·不同高分子膜之间扩散选择性的比较 | 第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| 第5章 含硫及含氮化合物在聚合物膜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60-74页 |
| ·模型的构建 | 第60-61页 |
| ·小分子及聚合物链的构建 | 第60-61页 |
| ·体系模型的构建 | 第61页 |
| ·模拟过程 | 第61页 |
| ·模拟结果及分析计算 | 第61-73页 |
| ·PVA膜 | 第62-65页 |
| ·PVC膜 | 第65-68页 |
| ·PAM膜 | 第68-72页 |
| ·不同高分子膜之间扩散选择性的比较 | 第72-7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工作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74-75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1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