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细高纯磁用氧化铁的制备及工艺设计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前言 | 第10页 |
| ·氧化铁的性质 | 第10页 |
| ·氧化铁的用途 | 第10-11页 |
| ·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| 第11页 |
| ·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| 第11页 |
| ·在颜料领域中的应用 | 第11页 |
| ·在生物医学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| 第11页 |
| ·纳米氧化铁的主要合成方法 | 第11-14页 |
| ·液相法 | 第11-14页 |
| ·气相法 | 第14页 |
| ·固相法 | 第14页 |
| ·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第2章 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精制 | 第16-23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16-18页 |
| ·实验原料及试剂 | 第16页 |
| 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16-17页 |
| ·精制原理 | 第17页 |
| ·实验流程 | 第17-18页 |
| ·溶液的配制及硫酸亚铁的标定 | 第1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8-22页 |
| ·副产硫酸亚铁的来源及成份 | 第18-19页 |
| ·精制工艺的选择 | 第19-21页 |
| ·水解 pH 的确定 | 第21页 |
| ·絮凝剂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第3章 高纯磁用氧化铁的合成 | 第23-35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3-27页 |
| ·实验原料及试剂 | 第23页 |
| ·实验原料及设备 | 第23-24页 |
| ·实验原理 | 第24页 |
| ·实验流程 | 第24-25页 |
| ·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| 第25-26页 |
| ·检测仪器与高纯氧化铁指标 | 第26-2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4页 |
| ·物料摩尔比对氧化铁纯度的影响 | 第27-30页 |
| ·温度对氧化铁纯度的影响 | 第30页 |
| ·硫酸亚铁浓度对氧化铁纯度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加料速度对氧化铁纯度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煅烧温度对氧化铁纯度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在最佳条件下的产品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4章 2000t/a 高纯磁用氧化铁的工艺设计 | 第35-56页 |
| ·设计条件 | 第35-38页 |
| ·设计题目 | 第35页 |
| ·设计任务的依据或项目来源 | 第35页 |
| ·设计指导思想 | 第35页 |
| ·设计范围 | 第35页 |
| ·产品方案及装置设计规模 | 第35页 |
| ·主要原料及规格 | 第35-37页 |
| ·产品质量标准 | 第37-38页 |
| ·工艺方案的选择及流程 | 第38-41页 |
| ·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| ·反应原理 | 第39-40页 |
| ·工艺流程 | 第40-41页 |
| ·物料衡算 | 第41-50页 |
| ·计算基准 | 第41-42页 |
| ·各工段物料衡算 | 第42-50页 |
| ·主要设备设计及选型 | 第50-53页 |
| ·反应釜选型 | 第50页 |
| ·压滤机设计选型 | 第50-51页 |
| ·旋转闪蒸干燥机设计选型 | 第51-52页 |
| ·硫酸液下泵设备选型 | 第52-53页 |
| ·精滤器的选型 | 第53页 |
| ·车间布置 | 第53-54页 |
| ·车间布置原则 | 第53-54页 |
| ·设备布置图 | 第54页 |
| ·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 | 第54-55页 |
| ·主要污染物源及主要污染物 | 第54页 |
| ·综合利用及处理措施 | 第54页 |
| ·劳动安全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结论 | 第56-58页 |
| 附录 | 第58-65页 |
| 附录A 物料流程图 | 第58-59页 |
| 附录B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| 第59-61页 |
| 附录C 设备一览表 | 第61-64页 |
| 附录D 设备布置图 | 第64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69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