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创新调查的国际比较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·关于企业创新调查方法与内容的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关于企业创新调查方法与内容的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关于企业创新调查结果的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关于企业创新调查结果的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文献评述 | 第17页 |
·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《奥斯陆手册》的沿革 | 第21-31页 |
·创新理论的发展 | 第21-24页 |
·创新内涵研究 | 第21页 |
·创新模型研究 | 第21-24页 |
·《奥斯陆手册》的发展 | 第24-28页 |
·从概念的提出到概念框架的改进 | 第24-26页 |
·从创新的提出到创新的重新界定 | 第26-27页 |
·从创新调查框架到创新内容的扩充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31页 |
第3章 创新调查方法与内容的国际比较 | 第31-47页 |
·我国已开展的企业创新调查 | 第31-33页 |
·企业技术创新调查 | 第31-32页 |
·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 | 第32页 |
·全国 R&D 资源清查 | 第32-33页 |
·我国企业创新调查的发展变化 | 第33-37页 |
·调查方式不变 | 第33-34页 |
·调查方法相同 | 第34页 |
·调查对象范围扩大 | 第34页 |
·创新定义扩展 | 第34-35页 |
·调查内容改变 | 第35-37页 |
·我国与欧共体创新调查方法和内容的比较 | 第37-44页 |
·调查方式和方法基本相同 | 第38页 |
·调查对象范围较窄 | 第38-39页 |
·创新界定的维度较窄 | 第39页 |
·调查内容侧重点不同 | 第39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7页 |
第4章 企业创新基本情况的国际比较 | 第47-55页 |
·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比较 | 第47-50页 |
·我国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 | 第47-48页 |
·与欧共体国家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比较 | 第48-50页 |
·创新费用支出情况比较 | 第50-52页 |
·我国工业企业创新费用支出情况 | 第50页 |
·与欧共体企业创新费用支出情况比较 | 第50-52页 |
·创新信息来源的比较 | 第52-54页 |
·我国企业创新信息来源 | 第52-53页 |
·与欧共体国家企业创新信息来源的比较 | 第53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企业创新绩效的国际比较 | 第55-69页 |
·构建企业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| 第55-58页 |
·软系统方法的应用 | 第55-57页 |
·企业创新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57-58页 |
·企业创新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确定 | 第58-61页 |
·数据包络法的应用 | 第58-61页 |
·决策单元的确定 | 第61页 |
·指标数据的采集 | 第61页 |
·企业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国际比较 | 第61-67页 |
·综合效率评价 | 第61-65页 |
·技术效率评价 | 第65-66页 |
·规模效率评价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附录 | 第75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