萨特文艺思想在中国的境遇与意义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4页 |
(一) 萨特文艺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(二)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目标 | 第11-12页 |
(三) 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一、萨特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与时代背景 | 第14-21页 |
(一) 萨特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| 第14-16页 |
1. 萨特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| 第14-15页 |
2. 萨特哲学思想的核心及其它关键词 | 第15-16页 |
(二) 萨特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| 第16-19页 |
1.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战争灾难 | 第16-18页 |
2. 人的异化问题 | 第18-19页 |
(三) 萨特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想的关系 | 第19-21页 |
二、萨特文艺思想概述 | 第21-28页 |
(一) 否定的哲学精神 | 第21-23页 |
(二) 自由 | 第23-24页 |
(三) “介入”的社会功能论 | 第24-26页 |
(四) 真实性 | 第26-28页 |
三、萨特文艺思想在中国的境遇与意义 | 第28-45页 |
(一) 萨特文艺思想在中国的境遇 | 第28-32页 |
1. 1980年之前萨特思想在中国的处境 | 第28-29页 |
2. 1980年以后中国的“萨特热” | 第29-32页 |
(二) 萨特文艺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| 第32-38页 |
1. 萨特文艺思想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2. 萨特文艺思想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 中国接受萨特文艺思想的理论误区 | 第36-38页 |
(三) 从中国文艺现状看萨特文艺思想的意义 | 第38-45页 |
1. 中国当前文艺的若干问题 | 第38-40页 |
2. 萨特文艺思想的现实意义 | 第40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