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8页 |
| ·引言 | 第10页 |
| ·锂离子电池简介 | 第10-15页 |
| ·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史 | 第10-12页 |
| ·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 | 第12-13页 |
| ·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3-15页 |
| ·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| 第15-20页 |
| 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| 第15-17页 |
| 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| 第17-20页 |
| ·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20-30页 |
| ·层状嵌锂化合物正极材料 | 第20-22页 |
| ·尖晶石型嵌锂化合物 | 第22-24页 |
| ·橄榄石型LiFePO_4嵌锂化合物 | 第24-30页 |
| ·FePO_4的研究进展 | 第30-35页 |
| ·FePO_4的结构 | 第30-33页 |
| ·FePO_4的合成方法 | 第33-34页 |
| ·FePO_4的应用 | 第34-35页 |
| ·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5-38页 |
|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仪器 | 第38-44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38页 |
| ·材料合成 | 第38-40页 |
| ·Fe_5(PO_4)_4(OH)_3﹒2H_2O晶体的水热合成 | 第38-39页 |
| ·控制结晶法合成FePO_4·3H_2O | 第39页 |
| ·固相碳热合成LiFePO_4/C复合材料 | 第39-40页 |
| ·材料表征 | 第40页 |
| ·热重(TG)分析 | 第40页 |
| ·XRD表征 | 第40页 |
| ·表面形貌分析 | 第40页 |
| ·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40-44页 |
| ·制备电极 | 第40-41页 |
| ·组装模拟纽扣电池 | 第41页 |
| ·测试电化学性能 | 第41-44页 |
| 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不同形貌的Fe_5(PO_4)_4(OH)_3﹒2H_2O晶体及对其形成机理的探讨 | 第44-54页 |
| ·引言 | 第44-45页 |
| ·水热法合成Fe_5(PO_4)_4(OH)_3﹒2H_2O晶体材料 | 第45页 |
| ·Fe_5(PO_4)_4(OH)_3﹒2H_2O材料的结构及表面形貌 | 第45-53页 |
| ·H_3PO_4的量不同时合成的Fe_5(PO_4)_4(OH)_3﹒2H_2O的物相分析及表面形貌 | 第45-49页 |
| ·磷源不同时合成的Fe_5(PO_4)_4(OH)_3﹒2H_2O的微结构及表面形貌 | 第49-50页 |
| ·pH值不同时合成的Fe_5(PO_4)_4(OH)_3﹒2H_2O的微结构及表面形貌 | 第50-5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四章 控制结晶法制备多孔微球FePO_4·3H_2O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| 第54-60页 |
| ·引言 | 第54页 |
| ·控制结晶法制备多孔微球FePO_4·3H_2O材料 | 第54-55页 |
| ·多孔微球FePO_4·3H_2O材料的热稳定性 | 第55-57页 |
| ·FePO_4·3H_2O材料多孔微球的形成机理 | 第57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五章 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碳热固相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| 第60-76页 |
| ·引言 | 第60页 |
| ·碳热固相合成LiFePO_4/C复合材料 | 第60-61页 |
| ·多孔微球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结构与表面形貌 | 第61-62页 |
| ·多孔微球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| 第61页 |
| ·多孔微球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 | 第61-62页 |
| ·多孔微球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62-65页 |
| ·多孔微球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动力学研究 | 第65-66页 |
| ·不同条件下合成的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66-74页 |
| ·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| 第67-68页 |
| ·LiFePO_4/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| 第68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| 第六章 总结 | 第76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90页 |
| 致谢 | 第90-92页 |
| 硕士生学习期间完成的论文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