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归入之诉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·选题意义及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的切入点与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第2章 公司归入之诉的提起事由及请求范围 | 第14-24页 |
| ·归入请求权产生基础的法理分析 | 第14-16页 |
| ·公司内部治理缺陷的合理补充 | 第14页 |
| ·规范董高监主体道德风险的重要机制 | 第14-15页 |
| ·公司利益保护的有效手段 | 第15-16页 |
| ·归入权诉讼提起的基本事由及分析 | 第16-20页 |
| ·归入权与特定公司人员的忠实义务 | 第16-17页 |
| ·归入诉讼提起的具体形态 | 第17-20页 |
| ·公司归入诉讼的请求范围 | 第20-21页 |
| ·诉讼请求范围的内涵 | 第20页 |
| ·归入诉讼请求范围的理论界定 | 第20-21页 |
| ·涉案股权的归入可行性 | 第21页 |
| ·归入权与公司特定主体损害赔偿请求权并存时的处理 | 第21-24页 |
| ·归入权与特定主体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并存 | 第21-22页 |
| ·归入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并存的处理模式与选择 | 第22-24页 |
| 第3章 公司归入之诉的参与主体 | 第24-40页 |
| ·归入之诉发起人的立法实践及评析 | 第24-31页 |
| ·董事会在归入诉讼中的地位 | 第24-25页 |
| ·监事会在归入诉讼中作用及参与方式 | 第25-26页 |
| ·股东的代位权能在归入诉讼中的作用及其限制 | 第26-30页 |
| ·国有公司归入诉讼发起人 | 第30-31页 |
| ·归入之诉的起诉对象 | 第31-37页 |
| ·董高监身份认定与归入诉讼的适用 | 第31-35页 |
| ·持特定比例股份大股东的认定 | 第35页 |
| ·受益所有人的概念及在归入诉讼中的适用 | 第35-37页 |
| ·公司在归入之诉中的诉讼地位 | 第37-40页 |
| ·公司地位之立法例及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公司诉讼地位选择 | 第38-40页 |
| 第4章 公司归入之诉的期限与证明 | 第40-46页 |
| ·归入权性质及行使期限 | 第40-43页 |
| ·归入权性质理论辨析 | 第40-42页 |
| ·归入权行使期限确定 | 第42-43页 |
| ·公司归入诉讼的证明责任 | 第43-46页 |
| ·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 | 第43-44页 |
| ·公司归入之诉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| 第44-46页 |
| 结论 | 第46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