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--以四川省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8-11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| 第11-14页 |
·本文主要贡献 | 第14-15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5-2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现状小结 | 第21-22页 |
3 农村合作金融风险概述 | 第22-29页 |
·农村合作金融风险 | 第22-26页 |
·金融风险含义 | 第22-23页 |
·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| 第23-25页 |
·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的特征 | 第25-26页 |
·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的产生因素 | 第26-29页 |
·内在因素 | 第26-28页 |
·外在因素 | 第28-29页 |
4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9-37页 |
·银行业金融风险评价指标的规范标准 | 第29-32页 |
·金融风险监管指标 | 第29-31页 |
·农村合作金融风险监管指标 | 第31-32页 |
·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2-37页 |
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| 第32-33页 |
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3-37页 |
5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| 第37-49页 |
·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7-43页 |
·权重的确定方法 | 第37-38页 |
·层次分析法(AHP)的基本原理 | 第38-39页 |
·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过程 | 第39-42页 |
·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·指标标准化处理 | 第43-46页 |
·分值界定 | 第46-48页 |
·综合评价模型 | 第48-49页 |
6 实证分析--以四川省为例 | 第49-61页 |
·四川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监管现状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四川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基本状况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四川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核心监管指标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四川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的地区比较 | 第52-57页 |
·地区联社之间风险比较 | 第52-54页 |
·各地区联社内部风险比较 | 第54-57页 |
·结论及建议 | 第57-61页 |
·结论 | 第57-59页 |
·建议 | 第59-61页 |
7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61-62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附录 | 第67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