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7页 |
| ·浸矿细菌 | 第12-16页 |
| ·中温菌(Mesophile) | 第13-14页 |
| ·中等嗜热菌(Moderater thermophile) | 第14页 |
| ·高温细菌(Thermophile) | 第14页 |
| ·细菌生长曲线 | 第14-16页 |
| ·细菌的培养与驯化 | 第16-17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16页 |
| ·细菌的驯化 | 第16-17页 |
| ·细菌浸出金矿机理 | 第17-20页 |
| ·直接作用 | 第17-18页 |
| ·间接作用 | 第18页 |
| ·复合作用机理 | 第18-19页 |
| ·毒砂的细菌氧化机理及提金反应 | 第19-20页 |
| ·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 | 第20-23页 |
| ·沉淀法 | 第20-21页 |
| ·吸附法 | 第21页 |
| ·氧化法 | 第21-22页 |
| ·离子交换法 | 第22页 |
| ·生化法 | 第22-23页 |
| ·其他方法 | 第23页 |
| ·含氰废水处理与回收 | 第23-25页 |
| ·酸化法 | 第24页 |
| ·自然降解法 | 第24页 |
| ·碱氯法 | 第24-25页 |
| ·SO_2-空气法 | 第25页 |
| ·铁离子沉淀法 | 第25页 |
| ·有色金属工业废水减排原则与措施 | 第25-26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6-27页 |
|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| 第27-33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27-30页 |
| ·菌种 | 第27-28页 |
| ·试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8-30页 |
| ·分析手段 | 第30-33页 |
| ·细菌数量的测定 | 第30页 |
| ·亚铁滴定法测定细菌的生长 | 第30-31页 |
| ·总砷的测定 | 第31页 |
| ·pH测定 | 第31页 |
| ·Eh测定 | 第31-32页 |
| ·吸光度的测定 | 第32-33页 |
| 第3章 河北省某金精矿提金研究 | 第33-41页 |
| ·矿石性质研究 | 第34-35页 |
| ·矿石化学分析 | 第35页 |
| ·粒度分析 | 第35页 |
| ·浸矿细菌的培养 | 第35-36页 |
| ·金精矿细菌氧化过程 | 第36-37页 |
| ·金精矿细菌氧化渣的氰化浸出 | 第37-40页 |
| 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4章 细菌氧化废水中砷净化的试验研究 | 第41-58页 |
| ·石灰中和法 | 第42-45页 |
| ·试验原理 | 第42页 |
| ·石灰用量与溶液pH关系 | 第42-43页 |
| ·pH对砷沉淀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中和渣质量与pH关系 | 第44-45页 |
| ·石灰-铝盐法 | 第45-47页 |
| ·试验原理 | 第45页 |
| ·pH对砷沉淀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铝砷比对砷沉淀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砷-铁共沉法 | 第47-52页 |
| ·试验原理 | 第47-48页 |
| ·pH与氢氧化钠用量的关系 | 第48页 |
| ·pH对砷沉淀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| ·反应时间对砷铁沉淀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中和渣质量与pH关系 | 第51-52页 |
| ·硫化钠沉淀法 | 第52-55页 |
| ·试验原理 | 第52页 |
| ·硫化钠用量与pH关系 | 第52页 |
| ·pH对砷铁沉淀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| ·过量系数对砷沉淀的影响 | 第54页 |
| ·反应时间对砷沉淀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| ·三种方法脱砷脱铁对比试验 | 第55-56页 |
| ·试验条件 | 第55-56页 |
| ·试验结果对比 | 第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第5章 提金氰化废水中硫氰根降解试验研究 | 第58-78页 |
| ·细菌对硫氰根抗性实验 | 第59-63页 |
| ·过氧化氢硫氰根降解试验研究 | 第63-68页 |
| ·硫氰酸盐测定 | 第64-65页 |
| ·过氧化氢去除硫氰根试验原理 | 第65页 |
| ·过氧化氢用量对去除硫氰根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| ·催化剂对硫氰根氧化过程中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| ·时间对硫氰根去除的影响 | 第67页 |
| ·pH值对过氧化氢除硫氰根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| ·酸化法-硫氰根降解试验研究 | 第68-70页 |
| ·酸化法实验原理 | 第68-69页 |
| ·硫酸用量对硫氰根去除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| ·时间对硫氰根去除的影响 | 第70页 |
| ·碱氯法-硫氰根降解试验研究 | 第70-72页 |
| ·碱氯法实验原理 | 第70-71页 |
| ·次氯酸钙用量对硫氰根去除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| ·时间对硫氰根去除的影响 | 第72页 |
| ·焦亚硫酸钠/空气法对硫氰根的降解 | 第72-75页 |
| ·焦亚硫酸钠/空气法试验原理 | 第73页 |
| ·焦亚硫酸钠用量对硫氰根去除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| ·硫酸铜用量对硫氰根去除的影响 | 第74页 |
| ·时间对硫氰根去除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| ·不同试验方法结果对比 | 第75-7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78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