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 
| ABSTRACT | 第7-14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4页 | 
| ·水滑石类功能材料简介 | 第14-17页 | 
| ·水滑石类材料的晶体结构 | 第14-15页 | 
| ·水滑石类材料的理化性质 | 第15-16页 | 
| ·酸碱双功能性 | 第15页 | 
| ·结构与组成的可调控性 | 第15页 | 
| ·离子交换性能 | 第15-16页 | 
| ·热稳定性与结构记忆效应 | 第16页 | 
| ·水滑石类材料结构与性质的联系 | 第16-17页 | 
| ·层板金属离子的可取代性 | 第16-17页 | 
| ·层间客体阴离子的可组装性 | 第17页 | 
| ·层间水合膨胀及层板剥离性质 | 第17页 | 
| ·水滑石类材料的应用现状 | 第17-20页 | 
| ·催化性能 | 第18-19页 | 
| ·碱催化剂 | 第18页 | 
| ·高分散金属催化剂及氧化还原催化剂 | 第18页 | 
| ·固定化酶催化剂 | 第18-19页 | 
| ·药物缓释控释性能 | 第19页 | 
| ·光学性能 | 第19-20页 | 
| ·其它性能 | 第20页 | 
| ·水滑石类材料的理论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 
| ·量子化学方法 | 第20-21页 | 
| ·分子力学方法 | 第21-22页 | 
| 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内容 | 第22-24页 | 
| 第二章 组氨酸插层锌铝水滑石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24-33页 | 
| ·引言 | 第24-25页 | 
| ·计算模型与方法 | 第25-26页 | 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1页 | 
| ·层间客体排布及晶胞参数 | 第26-28页 | 
| ·水合能 | 第28页 | 
| ·氢键统计 | 第28-30页 | 
| ·模拟结果与缓释实验 | 第30-31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 
| 第三章 卡托普利插层锌铝水滑石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33-40页 | 
| ·引言 | 第33页 | 
| ·计算模型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 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8页 | 
| ·晶胞参数 | 第34-35页 | 
| ·水合能 | 第35-36页 | 
| ·层间客体排布及氢键分布变化 | 第36-37页 | 
| ·缓释历程的微观因素 | 第37-38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 
| 第四章 镍铜铝类水滑石的层板畸变及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| 第40-50页 | 
| ·引言 | 第40-41页 | 
| ·计算模型与方法 | 第41页 | 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9页 | 
| ·主客体结合能 | 第41-42页 | 
| ·晶胞参数 | 第42-44页 | 
| ·畸变结构及姜-泰勒效应 | 第44-47页 | 
| ·密立根电荷布居分析 | 第47-49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 
| 第五章 镍镁铝类水滑石超分子结构、电子性质及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| 第50-60页 | 
| ·引言 | 第50-51页 | 
| ·计算模型与方法 | 第51页 | 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9页 | 
| ·晶胞参数 | 第51-53页 | 
| ·结合能 | 第53-54页 | 
| ·价电子组态布居 | 第54页 | 
| ·密立根电荷布居 | 第54-56页 | 
| ·层板微观结构 | 第56-59页 | 
| ·八面体键长 | 第56-57页 | 
| ·八面体键角 | 第57-59页 | 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 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4页 | 
| ·总结 | 第60-62页 | 
| ·展望 | 第62-64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4-74页 | 
| 致谢 | 第74-75页 | 
|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