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1页 |
·课题提出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2 研究体系的建立 | 第11-19页 |
·引言 | 第11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11-1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13-16页 |
·野生型和 GFP-MBD 转基因拟南芥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| 第13-14页 |
·野生型和 GFP-MBD 转基因拟南芥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| 第14-15页 |
·GFP-MBD 转基因拟南芥根微管成像 | 第15-16页 |
·讨论 | 第16-19页 |
3 渗透胁迫在根器官和根细胞水平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 | 第19-25页 |
·引言 | 第19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0-24页 |
·渗透胁迫对拟南芥根长度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渗透胁迫对拟南芥根成熟区细胞长度的影响 | 第21-24页 |
·讨论 | 第24-25页 |
4 渗透胁迫下微管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 | 第25-39页 |
·引言 | 第25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材料和试剂 | 第2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7-37页 |
·Oryzalin 处理的 GFP-MBD 转基因拟南芥根生长情况 | 第27-28页 |
·皮层微管排布方式与根细胞长度的关系 | 第28-37页 |
·讨论 | 第37-39页 |
5 TCH1~3 对拟南芥根渗透胁迫下的生长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·引言 | 第39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9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3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9-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42-4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42-43页 |
·后续工作建议 | 第43-44页 |
7 文献综述 | 第44-53页 |
·渗透胁迫与植物 | 第44-48页 |
·植物响应渗透胁迫 | 第44-46页 |
·渗透胁迫的信号转导 | 第46-47页 |
·渗透保护和损伤修复途径 | 第47-48页 |
·微管的结构与功能 | 第48-51页 |
·微管的组织结构 | 第49页 |
·微管在植物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| 第49-50页 |
·微管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| 第50页 |
·微管与植物逆境适应 | 第50-51页 |
·TCH 基因的发现和作用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2页 |
A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61-62页 |
B 硕士期间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