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策划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发展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:绪论 | 第9-17页 |
·课题缘起 | 第9-11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对象的确定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11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的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的发展动态 | 第13-14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5页 |
·小结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:建筑策划理论的概述 | 第17-25页 |
·建筑策划的概念 | 第17-19页 |
·建筑策划的原理 | 第19-20页 |
·建筑策划的研究特性 | 第19-20页 |
·建筑策划的研究领域 | 第20页 |
·建筑策划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建筑策划的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建筑策划的研究程序与策划因素 | 第22-23页 |
·建筑策划与房地产策划的区别 | 第23页 |
·建筑策划与可行性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:建筑策划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| 第25-31页 |
·起步阶段(1992年—1996年) | 第26-27页 |
·背景环境 | 第26页 |
·理论体系的建立 | 第26页 |
·理论应用与实践的发展 | 第26-27页 |
·扩展阶段(1997年—2003年) | 第27-28页 |
·发展背景 | 第27页 |
·发展中的理论体系 | 第27页 |
·实践与理论应用 | 第27-28页 |
·整合发展阶段(2003年—今) | 第28页 |
·环境及背景 | 第28页 |
·理论体系的整合 | 第28页 |
·理论应用与实践的发展 | 第28页 |
·小结 | 第28-31页 |
第四章 :建筑策划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| 第31-77页 |
·居住建筑策划过程——以商品住宅为例 | 第32-46页 |
·住户需求的满足 | 第32-39页 |
·开发商目标的实现 | 第39-42页 |
·政府要求及规定的满足 | 第42-43页 |
·建筑师的设计需求 | 第43-46页 |
·商业建筑策划过程——以商场建筑为例 | 第46-58页 |
·顾客需求的满足 | 第46-50页 |
·达到投资者的要求 | 第50-52页 |
·政府部门的要求 | 第52-53页 |
·符合建筑师设计阶段的要求 | 第53-58页 |
·办公建筑策划过程——以写字楼建筑为例 | 第58-67页 |
·企业人性化的要求 | 第58-62页 |
·企业决策层的要求 | 第62-64页 |
·建筑管理部门的要求 | 第64-65页 |
·写字楼建筑策划与设计过程的符合 | 第65-67页 |
·教育建筑策划过程——以中学教学楼建筑为例 | 第67-74页 |
·学生及教师需求的满足 | 第67-70页 |
·政府投资意愿的实现 | 第70-72页 |
·建筑师的专业要求 | 第72-74页 |
·小结 | 第74-77页 |
第五章 :建筑策划对建筑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| 第77-84页 |
·建筑策划对设计有效性的意义 | 第77-78页 |
·建筑策划的整体效益 | 第77页 |
·建筑师的职能扩展 | 第77-78页 |
·建筑师的机遇与挑战 | 第78页 |
·建筑策划对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意义 | 第78-80页 |
·使用者的需求为根本 | 第78-79页 |
·以人为本的市场性 | 第79-80页 |
·建筑策划对设计可持续性的意义 | 第80-81页 |
·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| 第80页 |
·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的可持续 | 第80-81页 |
·建筑策划引入的必要性 | 第81-82页 |
·建筑策划优势的再明晰 | 第82页 |
·小结 | 第82-84页 |
结论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