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社会与环境论文--人类、资源、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

构建资源LMS循环利用模式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目录第9-12页
第1章 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2-14页
   ·模式研究概况第14-18页
     ·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15-17页
     ·资源利用模式评价方法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主要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技术路线第19-20页
   ·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难点第20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创新点第20-22页
第2章 相关理论基础第22-28页
   ·循环经济理论第22页
   ·能值理论第22-28页
     ·能值理论的含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能值分析理论的研究进展第23-28页
第3章 资源LMS 循环利用的实现途径第28-38页
   ·生态企业层面(小层面)第28-30页
   ·生态园区层面(中层面)第30-33页
   ·社会层面(大层面)第33-35页
   ·资源LMS 模式的构建第35-38页
第4章 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优化模型第38-48页
   ·指标体系第38-43页
     ·指标建立依据与意义第39页
     ·指标体系与计算公式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指标体系计算步骤第40-43页
   ·基于能值的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水平优化模型第43-48页
     ·优化模型设计的目标函数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第45页
     ·优化模型机理图第45-48页
第5章 “城市矿产”示范基地的实证研究第48-68页
   ·“城市矿产”示范基地建设背景第48页
   ·园区介绍第48-51页
     ·主要特点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发展现状第49页
     ·资源回收利用现状第49-51页
   ·“城市矿产”示范基地建设模式第51-61页
     ·总体架构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大循环模式第53-55页
     ·中循环模式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小循环模式第56-61页
   ·指标体系评价第61-68页
     ·示范基地建设前主要企业回收、再生资源的能值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·示范基地建设后的能值分析估计第64-66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第66-68页
第6章 结论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·结论第68页
   ·展望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6页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76-78页
致谢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湖北与江浙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比较与研究
下一篇:ECR等离子体离子参数的测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