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食性油墨的研制及其性能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前言 | 第8-18页 |
·研究概况 | 第8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页 |
·可食性油墨的发展现状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| 第10页 |
·理论与相关知识 | 第10-18页 |
·油墨概述 | 第10页 |
·传统油墨的组成 | 第10-11页 |
·目前的环保油墨 | 第11-12页 |
·可食性油墨的组成 | 第12-13页 |
·油墨流变学的研究 | 第13-16页 |
·丝网印刷 | 第16-17页 |
·乳化 | 第17-18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9页 |
·原材料的选择 | 第18-27页 |
·色素的选择 | 第18-21页 |
·连接料的选择 | 第21-23页 |
·助剂的选择 | 第23-27页 |
·可食性油墨的制备 | 第27-29页 |
·实验仪器及其药品 | 第27页 |
·油墨制备 | 第27-28页 |
·可食性油墨的印刷 | 第28-29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46页 |
·方案与配方优选 | 第29-37页 |
·乳化增稠剂的选择对油墨体系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·色素含量对油墨体系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·分散相含量对油墨体系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油墨流变学结果讨论与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温度对可食性油墨粘度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可食性油墨流动曲线 | 第38页 |
·可食性油墨触变性的研究 | 第38-40页 |
·可食性油墨的应用及配方改进 | 第40-46页 |
4 结论 | 第46-47页 |
5 展望 | 第47-48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2-53页 |
8 致谢 | 第53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