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木犀草素的生物活性 | 第8-12页 |
·木犀草素的来源 | 第8-9页 |
·木犀草素的结构及性质 | 第9页 |
·木犀草素的生理功能 | 第9-12页 |
·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页 |
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·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及其耐药性 | 第12页 |
·木犀草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机理 | 第12-14页 |
2 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及耐药性的研究 | 第14-2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4-15页 |
·供试菌种 | 第14页 |
·药品 | 第14页 |
·培养基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1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抑菌活性实验 | 第15页 |
·最低抑菌浓度(MIC)的测定 | 第15-16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| 第16页 |
·耐药菌株的筛选 | 第16页 |
·耐药菌株DNA 促旋酶突变位点的检测 | 第16-17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17-20页 |
·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 | 第17-18页 |
·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(MIC)的测定结果 | 第18页 |
·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抑制 | 第18-19页 |
·木犀草素的耐药性实验 | 第19-20页 |
·讨论 | 第20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| 第23-4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5-26页 |
·供试菌种 | 第25页 |
·培养基 | 第25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25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培养液电导率的测定 | 第26页 |
·培养液中DNA、RNA 等大分子物质的测定 | 第26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| 第26-28页 |
·金黄色葡萄球菌DNA、RNA 含量的测定 | 第28页 |
·DNA 拓扑异构酶活性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·DNA 与 TOPOⅠ结合测定 | 第29页 |
·DNA-TOPOⅠ可断裂复合物形成的测定 | 第29页 |
·木犀草素与DNA 相互作用方式的测定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0-38页 |
·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含量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木犀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DNA 拓扑异构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·木犀草素抑制DNA TOPOⅠ活性的作用机制 | 第36-37页 |
·木犀草素与DNA 的相互作用方式 | 第37-38页 |
·讨论 | 第38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2页 |
4 结论与展望 | 第42-44页 |
·结论 | 第42-43页 |
·展望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