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提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导言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法律和诗歌的本体性关联 | 第8-17页 |
一、语源的辨析 | 第9页 |
二、神秘的开始 | 第9-12页 |
三、法律语言与诗歌语言 | 第12-13页 |
四、法律人和诗人 | 第13-15页 |
五、真、善、美:诗歌和法律共同的追求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诗歌对法律的导向性作用 | 第17-37页 |
一、“不从恶人的计谋,不站恶人的道路”——善恶的根本观念 | 第19-22页 |
(一) 诗歌中对于根本的善恶,认识有不同程度的相似 | 第20-21页 |
(二) 诗歌中对待“善”和“恶”的根本态度 | 第21-22页 |
二、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——法律的价值 | 第22-28页 |
(一) 自由 | 第23-24页 |
(二) 平等 | 第24-25页 |
(三) 公正 | 第25-28页 |
三、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情却有情——情感和法律 | 第28-37页 |
(一) 诗歌中的爱情、婚姻及其与政法的关系 | 第29-34页 |
(二) 情感与司法过程 | 第34-37页 |
第三章 诗歌对法律的功能性作用 | 第37-47页 |
一、传播法律,促进法律实施 | 第37-38页 |
二、树立法律的权威,使法律成为信仰 | 第38-40页 |
三、作为法律研究的资料,推动法的发展 | 第40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1-52页 |
后记 | 第52-54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4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