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浓度间苯二甲酸二乙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选题依据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物理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化学方法 | 第14页 |
·生物法 | 第14页 |
·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2 处理工艺的选择确定 | 第16-33页 |
·高浓度有机废水来源及水质 | 第16页 |
·处理排放标准 | 第16-17页 |
·间苯二甲酸二乙酯生产废水特点 | 第17-18页 |
·工艺的选择 | 第18-33页 |
·物化与生物法联合的组合工艺的选择 | 第18页 |
·物化法处理工艺的选择 | 第18-19页 |
·微电解工艺 | 第19-26页 |
·固定化微生物法的选择 | 第26-32页 |
·组合工艺流程的确定 | 第32-33页 |
3 试验条件及测试方法 | 第33-38页 |
·试验仪器及药剂 | 第33-34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33页 |
·实验药剂 | 第33-34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34-3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蒸馏分离法 | 第35页 |
·微电解试验方法 | 第35页 |
·固定化微生物法试验部分 | 第35-37页 |
·水质指标的测试方法 | 第37-38页 |
4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8-64页 |
·蒸馏分离试验结果讨论及最佳分离量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·分离量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·微电解试验的结果讨论及最佳参数的确定 | 第39-47页 |
·铁炭比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·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·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蒸馏冷凝水中添加电解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曝气方式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出水中总铁离子的测定 | 第45-46页 |
·铁离子的去除 | 第46-47页 |
·微电解试验最佳参数的确定 | 第47页 |
·蒸馏-微电解法处理效果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蒸馏-微电解法处理效果的验证 | 第47-48页 |
·蒸馏-微电解法出水的可生化性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·生物法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0-60页 |
·菌种的培养驯化和固定化 | 第50页 |
·培养期COD_(Cr)的去除规律分析 | 第50-56页 |
·稳定期HRT对COD_(Cr)的去除效果影响 | 第56-59页 |
·稳定期曝气方式对COD_(Cr)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页 |
·组合工艺对废水动态试验处理效果分析 | 第60-64页 |
5 组合工艺经济性能分析 | 第64-67页 |
·处理设备价格 | 第64页 |
·运行成本 | 第64-65页 |
·综合制水成本 | 第65-66页 |
·污水处理系统经济效益 | 第66-67页 |
6 结论及建议 | 第67-70页 |
·结论 | 第67页 |
·试验所确定的组合工艺最佳参数 | 第67-68页 |
·建议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