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协商性司法在我国的发展概述 | 第11-19页 |
(一) 协商性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| 第11-12页 |
(二) 协商性司法在我国的发展及其成因 | 第12-15页 |
(三) 协商性司法对我国刑事诉讼的影响 | 第15-19页 |
二、协商性司法视角之下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基础理论 | 第19-30页 |
(一)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涵义辨析 | 第19-20页 |
(二)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正当性 | 第20-22页 |
(三) 协商性司法视角下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必要性 | 第22-30页 |
三、协商性司法背景下对我国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实证分析 | 第30-43页 |
(一) 协商性司法与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在实践中的互动关系 | 第30-31页 |
(二)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在我国的实践概况 | 第31-43页 |
四、对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域外考察 | 第43-52页 |
(一)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在英美法系的实践 | 第43-46页 |
(二)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在大陆法系的实践 | 第46-50页 |
(三) 域外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0-52页 |
五、构建我国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的具体设想 | 第52-59页 |
(一) 量刑建议提出的主体 | 第52-53页 |
(二) 量刑建议提出的阶段 | 第53-54页 |
(三) 量刑建议提出的方式 | 第54-55页 |
(四) 量刑建议的内容 | 第55-56页 |
(五)量刑建议适用的案件范围 | 第56-57页 |
(六) 量刑建议的效力 | 第57-58页 |
(七) 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| 第58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