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·概念的界定 | 第10页 |
·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0-12页 |
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22页 |
·一般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美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沿革 | 第13-22页 |
·改革的原因 | 第13-15页 |
·具体操作 | 第15-20页 |
·改革的成果 | 第20-22页 |
3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发展沿革 | 第22-40页 |
·择校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| 第22-27页 |
·择校问题的历史 | 第22-24页 |
·择校的现状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我国择校现象的社会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特点 | 第27-32页 |
·择校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| 第27-30页 |
·择校有代际影响的特点 | 第30-32页 |
·我国学术界对择校现象的理解 | 第32-40页 |
·基于教育公平与均衡角度反对择校 | 第33-36页 |
·基于教育选择权与优化配置社会资金的角度赞成择校 | 第36-37页 |
·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支持教育选择权 | 第37-40页 |
4 我国择校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40-46页 |
·择校现象的政府视角根源 | 第40-43页 |
·择校现象的社会视角根源 | 第43页 |
·择校现象的教育体制视角根源 | 第43-44页 |
·择校现象的家庭视角根源 | 第44页 |
·择校现象的经济学视角根源 | 第44-46页 |
5 解决择校问题的设想和建议 | 第46-54页 |
·近年来我国政府关于择校的政策制定与落实 | 第46-48页 |
·我国政府关于择校政策制定的三阶段 | 第46-47页 |
·近年来我国政府关于应对择校问题的成绩 | 第47-48页 |
·我国政府处理择校现象的不足之处 | 第48页 |
·解决我国择校问题的改革思想框架(教育券体制的设想) | 第48-50页 |
·改革思想框架的实施途径 | 第50-54页 |
·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,形成"择校"新体制 | 第50-51页 |
·国家义务教育的资金保证 | 第51-52页 |
·发放教育券,充分赋予公民教育权 | 第52-54页 |
6 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后记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