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小说论文--新体小说论文

鲁迅与余华笔下癫狂形象塑造比较论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绪论第10-13页
1 “癫”与“狂”的溯源及演变第13-19页
   ·精神疾病的心理逻辑和行为障碍第14-15页
   ·古代“癫狂”的神秘主义面纱第15-16页
   ·现代癫狂的发端与超人光辉第16-17页
   ·当代癫狂的重现与自我解构第17-19页
2 当下语境: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后现代人的主体性迷失第19-27页
   ·社会转型中人的价值错位与基本焦虑第19-21页
   ·时代病症中人的建构与解构第21-24页
   ·文学话语中人的存在之思与感觉碎片第24-27页
3 创作思想:戟刺灵魂的拷问与反智的“零度叙述”第27-35页
   ·国民性的批判与“内心的真实”第27-29页
   ·“忧愤深广”的呐喊与暴力展览的震撼第29-32页
   ·“反抗绝望”的孤独与非理性的谵语第32-35页
4 文学形象:“狂人”与“疯子”形象的比较第35-48页
   ·妄想迫害狂:孤独绝望与惶惶不安第35-38页
   ·末路的英雄:魏晋遗风与荒谬无奈第38-41页
   ·卑微的可怜虫:人性的弱点与疯狂变态第41-43页
   ·可叹的多余人:生之悲哀与精神异化第43-48页
5 叙事策略:“格式的特别”与陌生化的追求第48-55页
   ·“不可靠的叙事者”与失焦的“无我叙事”第48-50页
   ·复调结构与时空错杂的心理历程第50-52页
   ·犀利的反讽与身体隐喻的焦虑第52-55页
结束语第55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脂砚斋《红楼梦》评点中的“神理”
下一篇:新时期以来作家笔下的“作家形象”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