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1 序言 | 第9-17页 |
·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·培养个体的创新思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| 第9页 |
·中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| 第9页 |
·意象的生成特点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创新思维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诗歌意象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13-17页 |
·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变量的选取 | 第14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| 第16-17页 |
2 意象——诗歌的灵魂 | 第17-21页 |
·意象的理性解读 | 第17-19页 |
·意象的价值探索——完善思维 | 第19-21页 |
3 诗歌意象学习的个案研究 | 第21-42页 |
·被试的总体构成情况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过程 | 第22-37页 |
·被试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| 第22-23页 |
·被试对意象的认识程度 | 第23-25页 |
·被试对意象赏析的过程分析 | 第25-37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37-42页 |
·意象教学的弊端呼唤创新型教学方式 | 第37-38页 |
·意象的本质特点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客观可能性 | 第38-40页 |
·意象的艺术创作手法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| 第40-42页 |
4 归因分析 | 第42-48页 |
·课程指导思想的不确定性 | 第42页 |
·课程目标的预设性取向 | 第42-43页 |
·教学内容的解读缺乏新颖性 | 第43-46页 |
·语言翻译的白话现象 | 第44页 |
·对景物剖析的表面化 | 第44-45页 |
·对创作技巧理解的片面化 | 第45-46页 |
·教学方式模式化倾向 | 第46-48页 |
·教学程序化偏向 | 第46页 |
·教学方法单一 | 第46-47页 |
·文本对话的缺失 | 第47-48页 |
5 策略及建议 | 第48-54页 |
·树立创新教育观,确立生成性教学理念 | 第48-49页 |
·创新教学内容,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| 第49-50页 |
·创设问题情境,开展探究性教学,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| 第49页 |
·扩充课程资源,丰富作品内容,发展学生的生命灵性 | 第49-50页 |
·改革教学方法,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| 第50-52页 |
·加强朗读,增强语感,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| 第50-51页 |
·音像整合,促进文本对话,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| 第51页 |
·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,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| 第51-52页 |
·加强写作实践教学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| 第52-54页 |
6 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、科研情况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