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汽车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研究
——以L公司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1 宏观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行业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3 国内汽车供应链背景下的中小企业情况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案例企业选择 | 第11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5 论文总体结构 | 第12-15页 |
2 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| 第15-21页 |
2.1 质量管理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2.1.1 定义 | 第15页 |
2.1.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| 第15-16页 |
2.1.3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的发展 | 第16页 |
2.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2.2.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和实施研究 | 第16-17页 |
2.2.2 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2.3 新的质量管理热点研究 | 第18-20页 |
2.2.4 研究综述 | 第20-21页 |
3 L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问题与分析 | 第21-29页 |
3.1 L公司简介 | 第21-25页 |
3.1.1 企业概况 | 第21页 |
3.1.2 产品介绍 | 第21-24页 |
3.1.3 组织结构 | 第24-25页 |
3.1.4 产品市场分布 | 第25页 |
3.1.5 管理体系认证现状 | 第25页 |
3.2 L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3.2.1 质量管理系统问题 | 第25-26页 |
3.2.2 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问题 | 第26页 |
3.2.3 质量流程问题 | 第26页 |
3.2.4 质量管理工具运用不够 | 第26页 |
3.2.5 质量信息传递速度慢,效率低 | 第26页 |
3.2.6 不良质量成本过高,影响公司利润 | 第26页 |
3.3 L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3.1 体系建立前期策划不充分 | 第26-27页 |
3.3.2 没有充分掌握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 | 第27页 |
3.3.3 没有进行培训策划,培训效果不好 | 第27页 |
3.3.4 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不到位 | 第27页 |
3.3.5 不良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不到位 | 第27-29页 |
4 L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策划及实施 | 第29-61页 |
4.1 L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策划 | 第29-50页 |
4.1.1 L公司内外部环境 | 第30-34页 |
4.1.2 过程识别与分析 | 第34-38页 |
4.1.3 确定管理职责 | 第38-41页 |
4.1.4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策划 | 第41-50页 |
4.2 产品实现及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 | 第50-61页 |
4.2.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布 | 第50页 |
4.2.2 人员培训 | 第50-52页 |
4.2.3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| 第52-55页 |
4.2.4 新产品实现的控制 | 第55-61页 |
5 L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效果评价及改进 | 第61-73页 |
5.1 L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效果评价 | 第61-70页 |
5.1.1 制造过程的监视测量 | 第61-62页 |
5.1.2 内部审核 | 第62-66页 |
5.1.3 管理评审 | 第66-68页 |
5.1.4 质量目标的考核与运用 | 第68-69页 |
5.1.5 L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体评价 | 第69-70页 |
5.2 L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改进 | 第70-73页 |
5.2.1 改进产品 | 第70页 |
5.2.2 改进过程 | 第70-73页 |
6 总结及展望 | 第73-75页 |
6.1 论文研究总结 | 第73页 |
6.2 今后工作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附录 | 第79-81页 |
附录1 :名词解释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