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财务管理论文

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问题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0页
1 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·现实意义第11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1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8-19页
2 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理论分析第19-27页
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理论第19-23页
     ·委托代理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受托责任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·信号传递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信誉机制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概念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内部控制的内涵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第24页
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第24-27页
3 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现状第27-41页
   ·我国有关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规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·《上海证券交易所内部控制评价指引》信息披露要求第27页
     ·《深圳证券交易所内部控制评价指引》信息披露要求第27-28页
   ·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描述第28-38页
     ·调查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描述统计第29-38页
   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问题总结第38-41页
  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不充分第39页
     ·行业间披露状况存在差距第39页
     ·评价依据及执业标准不统一第39页
  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内容乱且流于形式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方式单一第40-41页
4 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的原因分析第41-47页
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上的缺陷第41-43页
     ·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体系第41页
  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法规不协调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规范缺乏可操作性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上市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更规范第43页
   ·上市公司自我披露意识薄弱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成本过高第44页
  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执行人员素质不高第44页
     ·对公司影响的考虑第44-45页
   ·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管力度不够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证券交易所、证监会的监管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注册会计师责任感不强第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7页
5 改善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建议第47-52页
   ·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第47页
     ·统一内部控制评价规范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加强内部控制评价规范的操作性第48-49页
   ·强化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和信息披露意识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49-50页
     ·重视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第50页
     ·加强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培训和指导第50页
     ·强化内部控制评价的风险导向第50-51页
   ·加强监管力度第51-52页
6 结论第52-54页
附录第54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后记第63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战略性动机的ST公司资产重组效果研究
下一篇: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--基于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自愿性披露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