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目录 | 第10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31页 |
·射频前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射频光前端技术概述 | 第15-17页 |
·射频光前端的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7-19页 |
·射频光前端的应用 | 第19-24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24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31页 |
第2章 基于强度调制器的射频光前端性能分析 | 第31-54页 |
·引言 | 第31-32页 |
·射频前端的性能指标基本概念 | 第32-37页 |
·强度调制直接检测(IMDD)系统研究 | 第37-47页 |
·系统噪声理论模型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系统非线性失真理论模型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关键器件参数与系统性能指标的理论与仿真分析 | 第41-47页 |
·噪声抑制技术 | 第47-50页 |
·低偏置技术 | 第47-49页 |
·双输出调制器(DPMZM)-平衡探测技术 | 第49-50页 |
·非线性抑制技术 | 第50-51页 |
·预失真电路技术 | 第50页 |
·全光预失真技术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第3章 基于相位调制器的射频光前端性能分析 | 第54-79页 |
·引言 | 第54-55页 |
·相位调制干涉检测(ΦMID)系统 | 第55-65页 |
·系统噪声和非线性理论分析 | 第55-58页 |
·关键器件参数与系统性能指标的理论与仿真分析 | 第58-64页 |
·非线性抑制技术 | 第64-65页 |
·相位调制相干检测(ΦMCD)系统 | 第65-73页 |
·系统噪声和非线性理论分析 | 第65-67页 |
·关键器件参数与系统性能指标的理论与仿真分析 | 第67-72页 |
·非线性抑制技术 | 第72-73页 |
·三种射频光前端方案的技术对比 | 第73-74页 |
·微波放大器对射频光前端的性能改善 | 第74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79页 |
第4章 基于相位调制—数字相干解调的 | 第79-90页 |
·引言 | 第79-80页 |
·基于相位调制—DSP相干解调的射频光前端技术背景 | 第80-83页 |
·基于相位调制偏振相关的DSP相干解调技术 | 第83-87页 |
·实验基本原理 | 第83-85页 |
·系统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| 第85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0页 |
第5章 基于偏振调制-DSP相干解调的射频光前端技术研究 | 第90-100页 |
·引言 | 第90页 |
·实验基本原理 | 第90-93页 |
·系统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| 第93-96页 |
·无线信号解调测试结果 | 第96-9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0页 |
第6章 基于串联偏振调制器的全光下变频技术研究 | 第100-107页 |
·引言 | 第100-101页 |
·实验基本原理 | 第101-102页 |
·系统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| 第102-10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07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7-110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| 第107-108页 |
·今后工作展望 | 第108-110页 |
缩写词索引 | 第110-11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112-114页 |
致谢 | 第114-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