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23页 |
·遗传多样性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0-19页 |
·遗传多样性概述 | 第10-12页 |
·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| 第12-19页 |
·菵草研究概述及本实验室前期研究成果 | 第19-21页 |
·菵草的形态特征 | 第19页 |
·菵草在杂草群落的演化及农田危害 | 第19-20页 |
·菵草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·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成果 | 第21-22页 |
·本研究的选题依据、目的和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、仪器与方法 | 第23-4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3-24页 |
·菵草种子的采集、分离与储存 | 第23-24页 |
·供试田块 | 第24页 |
·无土培养 | 第24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4-25页 |
·重要试剂 | 第25-26页 |
·溶液配制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7-40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生长特性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结实特性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光合作用特性的测定 | 第27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抗逆特性的研究 | 第27-28页 |
·菵草营养学特性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菵草Actin 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菵草基于ISSR 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35-40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40-83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生长特性 | 第40-44页 |
·菵草萌发及出苗数量的增长 | 第40-42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分蘖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叶龄 | 第43-44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株高 | 第44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结实特性 | 第44-46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光合作用特性 | 第46-47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抗逆特性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营养学特性 | 第48-68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种子总氮含量、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组分鉴定 | 第48-57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种子脂溶性成分的提取、测定及组分鉴定 | 第57-66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种子的糖含量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ACTIN 基因序列 | 第68-76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基于I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遗传多样性 | 第76-83页 |
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83-87页 |
·杂草群落的演变 | 第83-84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生物学特性 | 第84页 |
·不同生态型菵草的基因多态性 | 第84-85页 |
·菵草作为饲料利用的前景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| 第95-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