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口因素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8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评析 | 第12-15页 |
第四节 本文结构框架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储蓄生命周期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三节 新增长理论 | 第22页 |
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人口因素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机制 | 第24-37页 |
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机制 | 第24-30页 |
一、劳动年龄人口增加,促进出口 | 第25-28页 |
二、人口抚养比下降,抑制进口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人力资本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机制 | 第30-33页 |
一、劳动生产率提高,促进出口 | 第30-32页 |
二、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,促进出口 | 第32页 |
三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受限,拉大贸易顺差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机制 | 第33-35页 |
一、劳动力优化配置,促进出口 | 第33-34页 |
二、流动成本高消费不足,抑制进口 | 第34-35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人口因素变化与贸易差额的走势分析 | 第37-41页 |
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| 第38-39页 |
第三节 我国贸易差额的走势分析 | 第39-40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人口因素对我国贸易差额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41-56页 |
第一节 模型建立、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| 第41-44页 |
第二节 长期均衡分析 | 第44-49页 |
一、单位根检验 | 第44-46页 |
二、确定模型最优滞后期 | 第46-47页 |
三、协整分析 | 第47-49页 |
第三节 短期动态分析 | 第49-54页 |
一、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| 第49-50页 |
二、Granger因果检验 | 第50-51页 |
三、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| 第51-53页 |
四、方差分析 | 第53-54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六章 结论、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| 第56-60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56-57页 |
第二节 促进我国贸易平衡的政策建议 | 第57-59页 |
一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,优化出口贸易结构 | 第57-58页 |
二、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,刺激消费 | 第58页 |
三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减少预防性储蓄 | 第58-59页 |
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