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缩略语表 | 第1-5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前言 | 第8-9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9-25页 |
| 1、祖国医学对中风病及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认识 | 第9-16页 |
| ·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| 第9-10页 |
| ·祖国医学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认识 | 第10-11页 |
| ·祖国医学对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进展 | 第11-16页 |
| 2 、现代医学对偏瘫痉挛状态的认识 | 第16-25页 |
| ·偏瘫痉挛状态产生机理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| ·现代医学对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进展 | 第18-25页 |
| 立题依据 | 第25-26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26-33页 |
| 1、临床资料 | 第26-30页 |
| ·病例选择 | 第26页 |
| ·诊断标准 | 第26-28页 |
| ·纳入标准 | 第28-29页 |
| ·排除标准 | 第29页 |
| ·分组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2、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| ·治疗方法 | 第30-31页 |
| ·观察指标 | 第31页 |
| ·统计分析 | 第31页 |
| 3、研究结果 | 第31-33页 |
| ·三组病人治疗前后痉挛指数比较 | 第31-32页 |
| ·三组病人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 | 第32-33页 |
| 讨论 | 第33-36页 |
| 1. 中风后偏瘫痉挛的机理 | 第33页 |
| 2. 量表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| 3. 针刺足三阳经穴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治疗作用的对比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结论 | 第36-37页 |
| 致谢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3页 |
| 附表 | 第43-4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8-50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