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8-25页 |
| 1 β-环糊精的研究进展 | 第8-24页 |
| ·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| 第8-9页 |
| ·环糊精衍生物的制备及问题 | 第9-10页 |
| ·包合物形成的条件以及常用制备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·包合物形成的条件 | 第10页 |
| ·制备包合物常用的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·包合模式及包合机理 | 第11-14页 |
| ·环糊精包合物的检测手段 | 第14-16页 |
| ·核磁共振法(NMR) | 第14页 |
| ·荧光法 | 第14-15页 |
| ·圆二色性光谱法 | 第15页 |
| ·X 射线衍射法 | 第15-16页 |
| ·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方法 | 第16-18页 |
| ·荧光法 | 第17-18页 |
| ·相溶解度法 | 第18页 |
| ·电化学法 | 第18页 |
| ·环糊精包合物包合常数的测定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·可见-紫外光谱法测定K | 第19页 |
| ·核磁共振法测定K 值 | 第19-20页 |
| ·Benesi-Hildebrand 法 | 第20页 |
| ·β-CD 包合物的应用 | 第20-22页 |
| ·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| ·在药剂学上的应用 | 第21页 |
| ·在香料中的应用 | 第21页 |
| ·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| 第21页 |
| ·在杀虫剂中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| ·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发展前景 | 第22-24页 |
| ·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分析增效试剂的发展 | 第22页 |
| ·环糊精在有机合成中的立体控制性能 | 第22-24页 |
| 2 小结与展望 | 第24-25页 |
| 第二部分 3-甲酰基色酮-β-环糊精包合物的合成 | 第25-31页 |
| 1 引言 | 第25页 |
| 2 实验部分 | 第25-27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25页 |
| ·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25-26页 |
| ·包合物摩尔比的测定与相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| 第26页 |
| ·包合物的制备与溶解度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1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7页 |
| ·包合物中3-(取代)甲酰基色酮的含量及溶解度的测定 | 第27页 |
| ·包合物摩尔比的确定和相溶解度法的讨论 | 第27-29页 |
| ·~1H NMR 谱的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第三部分(3′-乙酰基-5′-邻氯苯基-2′,3′-二氢-1′,3′,4′-噁二唑-2′-基)-6-甲基-3-甲酰基色酮-β-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| 第31-34页 |
| 1 引言 | 第31页 |
| 2 实验部分 | 第31-32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31页 |
| ·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1-32页 |
| ·包合物摩尔比的测定与相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| 第32页 |
| ·包合物的制备与溶解度的测定 | 第32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4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包合物中(3′-乙酰基-5′-邻氯苯基-2′,3′-二氢-1′,3′,4′-噁二唑-2′-基)-6-甲基-3-甲酰基色酮的含量及溶解度的测定 | 第33页 |
| ·包合物摩尔比的确定和相溶解度法的讨论 | 第33-34页 |
| 第四部分 2-氨基苯并噻唑-β-CD 包合物的研究 | 第34-37页 |
| 1 引言 | 第34页 |
| 2 实验部分 | 第34-35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34页 |
| ·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4页 |
| ·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的摩尔组成 | 第34-35页 |
| ·包合物的制备 | 第35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37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5页 |
| ·包合物摩尔比的确定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的讨论 | 第35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