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6页 |
1 配位化学的研究概况 | 第9-10页 |
2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及应用 | 第10-15页 |
·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目的 | 第10-12页 |
·席夫碱-金属配合物的分类 | 第12页 |
·席夫碱-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| 第12-13页 |
·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3 含N 杂环的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前景 | 第15-17页 |
·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 | 第16-17页 |
·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| 第17页 |
4 两种醛的概述 | 第17-19页 |
·连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| 第17-18页 |
·苯并喹喔啉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| 第18-19页 |
5 本文的工作内容 | 第19-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-26页 |
第二章 连三唑双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6-38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26-27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26-27页 |
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27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0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8页 |
·~1HNMR 谱 | 第28-29页 |
·质谱 | 第29-30页 |
3 三唑醛原料以及三个双席夫碱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| 第30-36页 |
·晶体结构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| 第32-36页 |
小结 | 第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喹喔啉双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8-45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38-39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8-39页 |
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39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3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0页 |
·~1HNMR 谱 | 第40-41页 |
·质谱 | 第41-42页 |
·UV-vis 吸收光谱 | 第42-43页 |
小结 | 第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| 第45-59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45-47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45-46页 |
·化合物的合成及单晶培养 | 第46-47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47-49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47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~1HNMR 谱 | 第48页 |
·质谱 | 第48-49页 |
3 三个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| 第49-56页 |
·晶体结构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| 第50-56页 |
4 化合物L_9 和L_(10) 的荧光性质 | 第56页 |
小结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N,N’-(2-苯基-2H-1,2,3-三咪唑基亚甲基)-1,2 -乙二胺双席夫碱的还原 | 第59-63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59-60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59页 |
·化合物的合成及分离 | 第59-60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60-62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60页 |
·核磁氢谱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UV-vis 吸收光谱 | 第61-62页 |
小结 | 第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63-72页 |
1 实验部分 | 第63-64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63页 |
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63-64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64-70页 |
·配合物的组成 | 第64-65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UV-vis 吸收光谱 | 第66页 |
·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| 第66-67页 |
·配合物XRD 分析 | 第67-69页 |
·电化学特性 | 第69-70页 |
小结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2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1 实验总结 | 第72页 |
2 展望 | 第72-74页 |
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和完成情况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