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史论文--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(1919~1949年)论文

论陈独秀的晚年民主思想

中文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2页
绪论第12-14页
 (一) 选题价值第12-13页
 (二) 研究综述第13-14页
 (三) 本文的逻辑结构和不足第14页
一、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时间界定第14-17页
二、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内容解读第17-29页
 (一) 陈独秀对民主的基本认识第17-24页
  1、民主内涵的诠释第18页
  2、民主发展史的解析第18-19页
  3、民主价值的强调第19-21页
  4、民主实施条件的说明第21-24页
 (二) 资产阶级民主与苏维埃民主之比较第24-26页
  1、内蕴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价值第24-26页
  2、无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超越之处第26页
 (三) 重视党内民主与反对党派之自由第26-29页
  1、党内民主的相关主张第27-28页
  2、给予反对党派之自由第28-29页
三、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特点第29-35页
 (一) 源自对现实的批判思考第29-32页
  1、对苏联斯大林集权统治的审视第29-30页
  2、对中国共产党民主状况的抨击第30-31页
  3、对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议第31页
  4、对反法西斯的大力呼吁第31-32页
 (二) 追求民主的真实性与彻底性第32-34页
  1、不以统治者的宣扬作为判断民主真实、彻底与否的标准第32-33页
  2、不以社会制度的名称作为判断民主真实、彻底与否的标准第33页
  3、大众民主是具有真实性与彻底性的民主第33-34页
 (三) 宣扬民主阶级性与普适性的统一第34-35页
四、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历史评价第35-47页
 (一) 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第36-39页
  1、扩充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方面的理论第36-38页
  2、增添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佐证第38-39页
 (二) 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第39-45页
  1、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意义第39-42页
  2、陈独秀是我们当代青年的楷模第42-45页
 (三) 民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第45-47页
  1、对苏联的评价有失公正第45-46页
  2、在当时不可能付诸实践第46-47页
结束语第47-48页
附录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5页
后记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女性主义对罗尔斯正义论中差别原则的批判
下一篇:老中两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