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1 引言 | 第13-20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巨灾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·巨灾风险理论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巨灾风险证券化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概念 | 第15页 |
·国外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研究 | 第15页 |
·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可行性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的设计和定价 | 第16页 |
·制约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因素 | 第16页 |
·巨灾债券的定价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·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9-20页 |
2 巨灾风险概述 | 第20-25页 |
·巨灾风险定义及特性 | 第20-21页 |
·巨灾风险定义 | 第20页 |
·巨灾风险的特性 | 第20-21页 |
·巨灾风险的分类 | 第21页 |
·自然灾害 | 第21页 |
·人为灾难 | 第21页 |
·我国巨灾风险状况 | 第21-25页 |
·洪水灾害损失逐年上升,发生频率加快 | 第22页 |
·地震活动强度大、频度高 | 第22-23页 |
·台风灾害严重威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| 第23-24页 |
·干旱是中国面临的又一巨灾风险 | 第24页 |
·面临地质环境方面的严重威胁 | 第24-25页 |
3 巨灾债券的设计研究 | 第25-33页 |
·巨灾债券的参与主体 | 第25-26页 |
·发行人 | 第25页 |
·投资者 | 第25页 |
·特设机构(SPV) | 第25页 |
·信托机构 | 第25-26页 |
·风险评估机构巨灾事故 | 第26页 |
·信用评级机构 | 第26页 |
·巨灾债券设计原则 | 第26-27页 |
·自留风险应该适度 | 第26页 |
·保险人证券化的损失层不应该太高 | 第26-27页 |
·风险转嫁的数额不应该太小 | 第27页 |
·巨灾债券的交易流程 | 第27-28页 |
·巨灾债券设计发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·债券的风险期间 | 第29页 |
·债券发行金额 | 第29页 |
·触发机制 | 第29页 |
·巨灾债券本金受保护程度 | 第29-30页 |
·巨灾债券的定价 | 第30-31页 |
·利息和全部本金都有风险的情况 | 第30页 |
·利息与部分本金存在风险的情况 | 第30-31页 |
·只有利息存在风险的情况 | 第31页 |
·巨灾债券与再保险的对比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巨灾风险证券化主要特点 | 第31-32页 |
·再保险主要特点 | 第32-33页 |
4 我国洪灾保险的供求分析与洪灾债券发行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| 第33-43页 |
·我国洪灾保险需求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我国洪灾保险潜在需求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我国洪灾保险现实需求不足 | 第35-36页 |
·我国洪灾保险供给有限 | 第36-37页 |
·洪灾保险债券发行的必要性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洪灾债券发行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9-43页 |
5 洪灾债券定价研究 | 第43-51页 |
·损失分布模型 | 第43-47页 |
·洪灾债券的具体发行 | 第47-51页 |
·发行规模的确定 | 第47-48页 |
·洪灾灾害债券票面利率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·洪灾灾害债券价格的确定 | 第49-51页 |
6 我国巨灾证券化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| 第51-56页 |
·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面临的问题 | 第51-53页 |
·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发展策略 | 第53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后记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