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光波通信、激光通信论文

相位调制相干检测RoF模拟光链路性能分析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一章 诸论第8-12页
   ·高性能模拟光链路第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第8-10页
   ·相干光通信系统第10-11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工作第11-12页
第二章 相干检测系统的性能分析第12-27页
   ·系统原理第12-17页
     ·系统结构第12-15页
     ·信噪比与接收灵敏度第15-17页
   ·相干光通信系统的优点第17-18页
   ·相干光通信的发展第18-21页
     ·相干光通信的历史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相干光通信的复兴第19-21页
   ·相干光通信的关键技术第21-26页
     ·激光器谱宽压缩技术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激光器频率稳定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外光调制技术第23页
     ·平衡接收技术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偏振保持技术第24-26页
     ·中频放大技术第2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 相位调制相干检测模拟光链路的性能第27-43页
   ·强度调制-直接检测系统第27-34页
     ·IMDD系统结构第27页
     ·IMDD系统的射频信号增益第27-30页
     ·IMDD系统的射频信号噪声系数第30-31页
     ·IMDD系统的压缩动态范围第31-32页
     ·IMDD系统的无假响应动态范围第32-34页
   ·相位调制-干涉检测系统第34-39页
     ·PMID系统结构第34-35页
     ·PMID系统的射频信号增益第35-37页
     ·PMID系统的射频信号噪声指数第37页
     ·PMID系统的压缩动态范围第37-38页
     ·PMID系统的无假响应动态范围第38-39页
   ·相位调制-相干检测系统第39-43页
     ·PMCD系统结构第39页
     ·PMCD系统的射频信号增益第39-41页
     ·PMCD系统的射频信号噪声指数第41-42页
     ·PMCD系统的动态压缩范围第42页
     ·PMCD系统的无假响应动态范围第42-43页
第四章 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3-51页
   ·IMDD系统性能第43-45页
   ·PMID系统性能第45-47页
   ·PMCD系统性能第47-50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50-51页
第五章 总结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混沌序列的相移OCDMA编解码技术研究
下一篇:异构无线网络中接纳控制机制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