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--各种材料蓄电池论文

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.5Co0.25Mn0.25O2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10页
   ·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原理与特征第10-12页
  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锂离子二次电池工作原理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商品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征第12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第12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·碳素材料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非碳材料第14页
     ·纳米负极材料第14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4-20页
     ·LiCoO_2 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LiNiO_2 的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  ·Li-Mn-O 体系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LiFePO_4 的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 ·Li-V-O 体系的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LiNi_(1/2)Mn_(1/2)O_2 的研究现状第17页
     ·LiCo_XMn_YNi_(1-X-Y)O_2 的研究现状第17-20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0-22页
   ·课题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2章 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23-29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24页
   ·正极材料的制备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制备方法的确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·Sol-gel 法工艺参数优化第25-26页
   ·材料的性能与结构表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·TGA-DTA 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·SEM 观察第26页
     ·XRD 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·XPS 表征第26-27页
   ·扣式模拟电池的组装与测试第27-29页
     ·电池的组装第27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-29页
第3章 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的制备第29-43页
   ·引言第29-30页
   ·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 制备方法的确定第30-34页
     ·不同方法制备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 的电化学性能比较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不同方法制备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 的SEM 观察第31-34页
   ·Sol-gel 法制备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第34-42页
     ·溶胶凝胶阶段的工艺参数优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凝胶预处理阶段的工艺参数优化第35-38页
     ·高温煅烧阶段的工艺参数优化第38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4章 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的结构研究第43-54页
   ·XRD 表征第43-45页
   ·XPS 测试第45-51页
     ·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 中Co 价态的确定第46-47页
     ·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 中Mn 价态的确定第47-48页
     ·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 中Ni 价态的确定第48-50页
     ·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 中O 的价态的确定第50-51页
   ·SEM 观察第51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5 章 LiNi_(0.5)Co_(0.25)Mn_(0.25)O_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4-65页
   ·循环伏安测试第54-55页
   ·充放电测试第55-60页
   ·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第60-64页
     ·等效电路的选择第61页
     ·不同充电截止电压下的电化学阻抗谱图第61-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结论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-74页
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74页
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第74页
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第74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个人简历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我国辩护律师阅卷权
下一篇:对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“两个中心”审判运行和审判管理模式的调查与分析